明德帝早起上朝,然后就来了粮囤村,肚子早就空了,听得这话就从善如流,随着老爷子去了旁边的西厢房。
昨日虽然村里宣扬的热闹,但小学堂里的婆子和丫鬟一直都是吃住在这里的,又有侍卫防备坏人钻空子,所以,小学堂这里根本没人知道今日圣驾光临。
这会儿,婆子和丫鬟们正忙得厉害。
大锅里是雪白的米饭,一人合抱的陶盆里是炒好的菜色,大葱炒鸡蛋,白菜木耳炒五花肉。
另外还有一个香油拌芥菜丝,加几木桶的海带豆腐汤。
无论盆里还是桶里都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长条木桌上,一个个木头打制的餐盘,被洗刷的干干净净,放了勺子和筷子,还有一个木碗。
婆子们正抬了盆桶,丫鬟们则拿了大勺子,挨个往盘子里分发饭菜,盛汤。
一起都是那么忙碌又有序,显见是平日做的太熟了。
眼见众人进来,婆子和丫鬟们吓了一跳,还要行礼的时候,明德帝却挥手道,“你们继续忙,上两份饭菜给我们尝尝味道。”
领头的婆子望向老爷子,见他点头,就赶紧张罗起来。
两份饭菜当然不能用木盘子端上去,都是盛到瓷盘和陶碗里。
明德帝和几个阁老外加林老爷子一桌儿,其余人由林大海和林大山兄弟陪着坐了另一桌儿。
众人也没客气,无论是存心挑毛病的,还是真心好奇的,都抬起了筷子。
结果,这一吃,味道倒是出乎意料的好。
有个阁老甚至吃的叹气,哭笑不得问向林老爷子,“国公爷,这可是你们家里产的冷水米?
平日我们府上的管事采买都说极难排到,每次买回来的,也只够家里老人孩子吃用。
不想,这学堂的几百学童居然顿顿都能吃到。”
老爷子笑的憨厚,应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学堂。
无论是在北茅还是在这里,我们家里的学堂一向都是这么吃。
毕竟孩子们都在长身体,读书也是累,吃食跟不上,可就耽误孩子们了。”
这话说得实是厚道,所有人都是点头,在看看旁边桌子上那些冒着热气的盘子,又忍不住替这些孩童们欢喜。
若是大越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学堂,过个七八年,整个大越的百姓绝对会是另一番面貌。
很快,不等桌子上的碗盘收下去,院子里的钟声又响了。
孩子们从各个教室跑出来,迅速站成了队伍,然后一队挨着一队走去院角的水池洗手,然后再进了食堂,坐进固定的桌子边,等待先生发话,这才开始吃了起来。
筷子夹菜,勺子舀米饭和喝汤。
虽然足足一百多孩子,但却没人喧哗,都是吃的安静又认真,就是掉了饭粒,也是赶紧捡起来塞到嘴里。
显见,人人都知道珍惜粮食。
待得全部吃完,照旧是先生发了话,孩子们才鱼贯出去。
结果出了门,就像撒欢的小兽,各个都是疯跑起来。
东厢房里取了一些羊皮缝成的球,有大有小,小的就扔在院子中央,孩子们大呼小叫的踢来踢去。
稍稍大一些的,也被争抢着扔进墙上镶嵌的几个无底圆筐儿。
这个热闹的样子,几乎是瞬间就能把学堂掀翻。
众人忍不住都是笑起来,“这才是孩子的样子,先前也是太守规矩了。”
正说这话的功夫,娇娇就带人送食盒过来了。
娇娇同众人行礼,除了明德帝,是人人都要还礼的。
她虽然只是郡主,但却是未来的亲王妃,战王又出征在外,自然没人敢托大。
敬着她就是敬着战王,敬着为国出征的战神。
娇娇也没多话,笑着把饭菜摆上桌儿,然后退去了一边。
原本冯氏是要下厨的,但没想到皇上会带几个阁老来。
娇娇索性亲自张罗了,而且主料还都是玉米和地瓜、土豆,当然也有些小心思。
林家献了新粮食,是为了大越百姓尽早脱离饿肚子的痛苦。
结果朝堂上斗来斗去,快两年过去了,京都附近都没能推广开。
这实在让人失望又气愤,趁机会扎一下这些君臣的心,也算额外收获。
所以,今日的菜色是小玉米碴子粥,香甜玉米饼,外加松仁玉米。
还有炸地瓜丸子,拔丝地瓜,土豆烧牛肉,蒜蓉粉丝开背虾,清炒红薯叶子,醋溜土豆丝…林林总总凑了个八个菜,一个粥,两个主食。
众人都听说过林家饮食精致美味,本以为今日会是山珍海味,没想到如此简单。
倒是老爷子猜到孙女心思,笑着招呼众人,“皇上,各位大人,这些菜色都是用金米,地瓜和土豆做成。
先前献了新粮,皇上和大人们想必是珍惜良种,都不曾好好品尝一番新粮的滋味。
今日就趁着这个机会,吃个新鲜吧。”
说着话儿,他就当先把每道菜都吃了一口,以示无毒。
明德帝扫了一眼神色没有什么变化的老臣们,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
然后就举起了筷子,笑道,“朕早有此意,今日终于得偿所愿,又是清宁的手艺,想必味道极好。”
说这话,他就舀了一勺子松仁玉米。
娇娇空间里的半亩玉米,正是鲜嫩的时候,煮熟剥了玉米粒下来,香甜粘糯,甚至隐约带了几分清香,吃的明德帝惊喜之极,连连点头。
众人见此,也是赶紧动了筷子。
小玉米碴子粥,
喜欢重生之农门娇女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