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山脚,甲字号擂台之上,立有三丈圆木两根。左一绑有卜已,右一缚有左髭。
卜已耷着脑袋,不言不语。任死去弟子们的亲属,如何在他身上撕挠捶打,他都一动不动,死人一般。
而左髭丈八,虽在战时受了重伤,如今口中也被塞了根短木以防其吞舌自杀,却仍然时不时地挣扎一番,尤其在看向不远处的燕小儿时,暴躁狂乱,闷吼不断。
燕小乙这会儿却没空理会左髭丈八,他面对着聚集来的一应弟子及逝者亲属,一言未发,先拱手鞠躬,深深作了一长揖。
抱拳过顶,处上及下,执之甚恭。
一应弟子见状,又惶又恐。李进、巫罗几人赶紧上前去扶“小大王”,其他人则纷纷避开这一揖礼,不敢受。
长揖常用在平级、同辈之间,多含对受礼者的尊敬。
而这些弟子,包括前倨后恭的夏侯惇在内,虽然上山的时日尚短,但经过了昨夜一战,都有了白虎山的归属感。
“白虎山上,大王座下”!
有了这种自觉的弟子们,哪敢接受“山大王”的当面一礼。所以,一个一个都避往一旁,连称“不敢”。
而那些亡去弟子的亲属长辈,也都受宠若惊。“仙人下凡尘、真人历世俗”的燕大王,竟然亲躬于眼前。
可受不得!
“大王莫如此,我等市井之人当不起!”
“白衣纬带,岂敢受仙人长揖!”
“大王,我只怨乖儿命苦不能长随仙人左右,可不是怨大王你呐!”
“大王无需如此!”
年长者,还之以礼;年幼者,也如白虎弟子一般避开来。
燕小乙挥手止住李进等人,切切实实地行完此揖,开口道——
“本大王区区一礼,诸位自然受得。”
“昨夜太平贼人攻山,两千五百之众,势大难敌。全赖诸位弟子同心戮力、不计生死,方使我白虎山度过险关,进而力擒敌酋。”
说完此两句,燕小乙面向众弟子,清咳两下,大声道——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众弟子有功,自然当赏!”
“四真传弟子,计大功一件!等级达标,即赐仙兵!”
“夏侯元让,计大功一件!擢升真传弟子,赐以仙宝!”
“九内门弟子,计大功一件!待兵种满级,另赐仙宝!”
“十九外门弟子,计大功一件!一月期满,赐小仙宝!”
“另外,大功十件,可抵仙宝一枚!”
一众弟子听了,大为振奋。
仙宝与小仙宝之分,众人已有共识。
仙宝,可使一介凡夫立时踏上仙道,拥有人人艳羡的“仙法”。
小仙宝,则可使人立获一套如意兵甲,此外,拥有了近似“仙家”的身份,拥有了踏足仙道的可能。
刀兵之灾、厮杀之祸,谁都不想沾染,也都避之犹惟恐不及。就拿昨夜的一番苦战来说,若非必要,又有谁愿意提着大好头颅拼死冲杀在乱军中?!
然而,在燕大王宣布了一项项的赏赐后,众弟子们对“战场厮杀”的态度又有了变化。
“仅仅”是一番舍命拼杀,便换来“仙宝可期,仙道在望”。
若以后都是如此,那“战场厮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甚至如潘凤、夏侯惇等人,竟开始泛起“多多厮杀”的念头了!
以拼命换仙家前程,值得吗?
值!相当值!
白虎弟子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就此回答。而白虎山外的乡民们,甚至都深恨自己连拼命的资格都没有!
汉时的人,尤其是东汉末的人,可称得上多灾多难。
旱灾、涝灾、蝗灾、瘟疫……,天灾频繁,黎庶遭难。
就单说这瘟疫。自元初六年(119)年至建安二十二年(217)的百年间,就曾有几十次的大瘟疫。而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更是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的短短三十年中,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十二次。
而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就算是繁华的中原之地,也是“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诸天灾之外,尚有人祸。
盗贼蜂起、叛乱多发。
别的不提,就说三国的这些名臣良将们,就有不少人遭遇过贼灾。
比如那“毒士”贾诩,比如那“老好人”鲁肃。
贼灾之外,还有苦徭重赋,还有苛政猛于虎……
生逢乱世,人命本就不值钱。若仅凭“拼命”就能换来仙家重宝,换来青云直上,换来光耀门楣,换来子孙之福,又有哪个不愿意?
再说了,黔首黎庶本就没有多少出头的路。
举孝廉、参军,汉末为数不多的寒门崛起的两种方式。然而,“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时候的举孝廉已经被豪族世家垄断,别说寒门,就算是落魄些的士族都不一定混上。
参军倒是可以,但若想“刀剑觅封侯”,那还得需要一个个的条件。
其一,你得是良家子,也就是不在七科谪内或者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然,就难了。
其二,你得有以一敌百敌千的武勇、或者领军决策的统帅与谋略,若不能如此,那就只能“马革裹尸还”了。
其三……
总而言之,平民白身若要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而眼
喜欢三国中的仙与大王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