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思父疗,虽曰死生有命,尔如铸错,试遍了燥热寒凉诸谬药,回忆昔年鞠育,徒倾我泪洒秋风。
其满腔悲愤,尽露笔端。
擦干眼泪后,王孟英开始回到书房,整理纸笔。
别人都奇怪,这个时候整理纸笔要干什么?
王孟英:我要写书,我要重新写《霍乱论》!
至此,王孟英开始向霍乱全面宣战!
【力战至死】
在经过了多少个不眠的日夜后,王孟英写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书。
在书中,王孟英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比如他提出预防的重要性,认为水源、空气等的污染是导致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他说上海“附郭之河,藏垢纳污,水皆恶浊不堪”,一定要“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应该“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并提出了要在水里放置药物,进行消毒的概念。
他还提出了房屋要通风,改善居住条件等预先防疫的观念。
这些措施,绝对是防止霍乱的最重要的条件,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此,王孟英等医生只能退而采取自己的诊疗手段,从死神的手中抢救生命。
在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霍乱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大爆发,曾于1961年和1963年两次近我国南方,但都没能进入,只因为新中国政府的防疫措施得力。
但是那个时候,王孟英这样的医生是没有政府支持的,他们只能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独自去救治一个个生命。
彼时,医生的风险非常大,比如王孟英就记载了一个医生,叫余小坡,是个进士,擅长医药,当时也投入了救人的队伍,一天,在给人看病回来后,饿了,就随手吃了一小盅的莲子,吃完后,就开始感到不舒服,随即就吐泻转筋,马上让人来找王孟英,王孟英还没到呢,人就去世了。
其夺命之速如此。
王孟英对此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写完书后,就从此放开手脚,接诊更多的患者。
别人都问,王孟英怎么了?不要命了?
他的家人也很担忧,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剩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
但是,王孟英已经无法想那么多了,他的眼里,只有如何让每天死亡的一千多人再少些,再少些。
这场同霍乱的战斗,与在战场上厮杀的死亡概率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医生保护措施。
但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王孟英义无反顾,挥剑而上,即使知道敌兵千万倍于自己,也毫不畏惧,毅然投入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中。
从此以后,王孟英从文献记载中消失了。
至今医史文献界还在争论,王孟英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怎么去世的?
有的人说,是在六十一岁时与霍乱的战斗中自己也被感染,不治去世的,有的说,他活到了八十多岁。
但是,两者都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据。
从感情上讲,我宁愿相信后者,相信王孟英和妻子平安地白头偕老,享受了人生的快乐。
但是,从理智上来分析,我却更相信前者,因为以王孟英的创作速度,如果他活到八十多岁,那他还能写出十几本医案书来。
“将军百战死”,我想,对于一个真正的战士来讲,最光荣的死法,就是死在战场上。
让我们凭借想象,来重现一下王孟英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吧。
那是个清晨,薄雾还没有散去。
王孟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穿上衣服,就要随着患者的家属出诊。
王孟英的妻子送他到了房门外,把他的蓝布大褂掖了掖。
王孟英盯着妻子的面庞,凝神地看了一眼,仿佛在说:这辈子,辛苦你了!
然后毅然转过身去,向着薄雾中走去。
在薄雾中,隐约显露的是无数的死神狰狞的面孔。
王孟英无所畏惧,消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大步而去……
王士雄,字孟英,他从小体弱,家境贫寒,但是,他凭借自己心中的信念,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一代温病大家,为中医理论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救人无数,但是自己却一贫如洗,人们在看到医案书中他谈笑风生、雷霆霹雳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在背后却是忍饥挨饿、吃糠度日。在瘟疫来临的时候,他凭一己之力,向着世界上最凶恶的病魔——霍乱宣战,从病魔的手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做医生若此,实在是一生无憾!
【后记】
北京,樱花东街。
老广酒楼。
那天,我的一些朋友来找我,我们在这里吃饭。
朋友们叫了一桌子的菜。
然后挨个问我,他们的身体适合吃哪个,哪个对他们养生最好。
这是这两年大家找我的最主要的话题。
似乎大家突然关心起食疗来了。
于是我就开始介绍:这个茼蒿,是可以清心养胃的,可以利腑化痰,肥胖的人可以多吃点儿,那个竹笋,是可以升清降浊的,可以开膈消痰,但是中医认为是发物,如果有手术后或者大病后的患者是不适合吃的……
介绍介绍着,一瞬间,我突然感觉有点恍惚了。
我似乎觉得,眼前的景物都开始模糊。
代之以另一幅画面:清冷的月光下,一个消瘦的老人,他的旁边,放着刚刚吃过一半的麸
喜欢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