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靠北伐中原转移国内纷争,打击异己,培植亲信,由此奠定了诸葛亮在蜀汉牢固的统治地位。
二、北伐中原的性质。
北伐中原的性质是借一统抗拒统一,逆历史潮流而动。
我们站在今天的社会,从法制的角度看,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肯定不是一场正义战争。从法律角度讲,正当防卫都谈不上。正当防卫是在对手实施了攻击的时候,为了抵御对手的攻击而同时予以的回击,以此来类比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说诸葛亮是正当防卫也谈不上。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五次是主动出击,是诸葛亮带兵进攻中原。其中,只有第二次是曹魏进攻蜀汉,诸葛亮予以回击。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无正义可言。
对于这场战争,不但北方人民反对,就是蜀汉人民也是不赞成的。公开反对的,有谯周。反对的理由是蜀汉屡屡出兵打仗,国内百姓衰败困苦,反对的具体行动是写了篇《仇国论》。其主张是重视百姓的休养生息,能够审时度势。不赞成的北伐的还有后主刘禅,虽然我们从《三国志.后主传》里找不到证据,找到的是支持诸葛亮,“政由葛氏”。但是,我们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留在后面再讲。还有好心规劝诸葛亮暂缓远征的,这人是马谡。他说:“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可存恤,岂可复远征。”这些话记载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里。《三国志》没有这样的内容,可信度不高。但诸葛亮的亲信费祎是明确反对北伐的,只是不在诸葛亮生前,而是诸葛亮死后。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说得更明白:费祎谓维曰,“吾辈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据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费祎这段话虽是对姜维说的,实属是对诸葛亮北伐中原有切肤之痛而所发的感叹,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费祎等到诸葛亮死后反对北伐中原不是对诸葛亮的不尊敬,而是已认识到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错误,消极反抗的大有人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吕乂传》中找到证据。《三国志.吕乂传》记载丞相诸葛亮连年征战,向各郡征调兵力,很多郡都不能及时发兵,而吕乂在本郡招募了五千新兵送到了诸葛亮处。吕乂对这些新兵进行抚慰、晓谕、约束、管制,才没有一个人逃跑。这段文字,其一是赞扬吕乂办事能力及对诸葛亮的忠诚,但我们也可从另一个角度读出与此不同的信息。一是征兵难,各郡都不能及时发兵,说明人们厌恶这场战争,不愿意上前线,保家卫国,地方郡守大多也不如吕乂那样积极配合。二是士兵逃亡严重,说吕乂送的兵没有一个逃亡的,是因为吕乂对送的士兵进行了大量地安抚与管制工作。说通俗点、直白的,就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而其他郡守连兵员都凑不齐,哪有心思去为士兵是否逃亡操心。由此可猜想,其他郡守送去的兵逃亡一定很严重。据《三国志.吕乂传》记载:诸葛亮死后,士兵逃亡的情况更加严重,逃到吕乂那里的士兵和当地人互相冒名顶替,通过吕乂做工作,几年之内,就有一万多与户口脱离的黑户主动出来登记,由此可见逃亡士兵之多。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是忤逆蜀汉人民意志的一件不得民心的事情。
其实,对于这场战争,对于蜀汉政权,对于当时社会的走势,当时的读书人早有预言,就是蜀汉内部的一些读书人对当时的国家大势也有清醒的认识。据《三国志.周群传》记载:有人问周群《春秋谶》中说“代汉者当涂高”,是什么意思?周舒,(周群的父亲)回答说:当涂高就是魏啊,于是他所说的话,在乡里学图谶的人中私下传播开来。这是在蜀汉内部,就有预言,曹魏政权要取代刘氏汉家的江山了。
在北方,在曹魏集团内部,对于这种认识更加清醒、明白,更加坚定。团结在曹魏集团的一大批知识精英就是冲曹操最终会代汉统治天下这一点去的,到了刘备去世后,这批精英更加坚定曹魏必将取代刘汉的认识。所以曹魏集团的一大批精英,如华歆、陈群、诸葛璋之流就纷纷写信给诸葛亮,陈述天命人事,让诸葛亮在大势面前认清形势,顺应大势,建议诸葛亮对魏举国称藩。对此,诸葛亮作《正义》一文予以证面回击,并以世祖刘秀在极其弱小的情况下打败强大的王莽创立东汉自勉,坚守“据正道而临有罪”的原则,誓死为匡扶汉室而奋斗终生。老实说,这篇《正义》倒是一篇义正词严、掷地有声的好文章,但是他那个“据正道而临有罪”的主张,确实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迂腐行为。诸葛亮的所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