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出生乡野压在所有贵女头上宠冠后宫三十年的皇贵妃死了!
“吵什么吵!书办大人面前岂容你们放肆?”里长很有眼色地对着下面的人吼了一句后, 又向着直缀服男子谄媚的笑了笑。
堂屋里安静了一瞬,转而说话的声音更大了。
直缀服男子受不了这种吵闹的环境,用眼神示意了旁边的差役一下。旁边的差役惯会看上司眼色, 知道书办大人是要示威, 便拿起随身带着的棍子往李家的桌子上一敲。
也不知道是差役的力气太大,还是李家的桌子不结实, 被敲了之后,就发出一声闷响——散架了。
这个威慑效果出乎意料, 堂屋里的人一下子就安静了。愤怒激动的情绪过去了,对官府的惧怕又冒了出来,村民们这才想起上面这是县衙里来的大人,顿时不敢出声了。
直缀男子放弃了他‘亲民如子’的想法,直接开口道:“本来税收这块是里长负责的, 但此次征粮是圣上的的旨意, 各郡县都要在这个月内收完。因此县尊就安排鄙人下来了, 所以不管如何, 粮食是一定要收齐的。”
一听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周围人就蒙了, 良久才有一个喏喏的声音道:“可是大人, 我们确实拿不出啊。”
“这次征粮是为了预防草原叩边,如果实在拿不出来,运粮的还要役夫, 你们直接出人去运粮好了。”直缀男子轻蔑的说道, 他觉得这些百姓就是些鼠目寸光的家伙。边关都要打仗了 , 他们还在吝啬家里的几颗粮食。
从小生活富庶的直缀服的男子想不到,对他来说的那点粮食,是这些百姓一家子的命。即使听到了这些百姓的说辞,也只以为他们是奸猾之人想要躲避赋税。
最后,书办下了通牒:“你们到底是要交粮还是人,自己想好,明天统一带走。”
直缀服男子说完直接甩袖走了出去,里长在后面跟了一句:“你们好好考虑!”说完就紧跟着出去拍马屁了。
衙门里的人一走,李家的整个堂屋就成了闹市,大多都在哭天喊地。也有个别人清楚胳膊确实拧不过大腿,已经在思考着:到底是交粮,还是去当役夫。
李玉儿已经被听到的消息打蒙了,浅水湾太封闭了,以至于她从来没有听到过关于外界的信息。在周围人都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下,她也就没有继续关注,只在为温饱奋斗。她只知道这个国家叫‘大夏’,国家大事对现在的她来说太遥远,没想到马上就与她息息相关了。
“大伯,草原离我们这里远吗?”李玉儿走到李家见识最广的大伯身边问道。在李玉儿的思维里,要征收粮食为战争做准备,因该是在离战场近的地方征收,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耗。因此,李玉儿十分担心自家靠近战场。
“远着呢。镇上跑过货的人说‘坐牛车都要走三四个月’”李老大说完又把两个弟弟喊到一起,商量税收的事情怎么处理。
“张氏还怀着孕,翻了年就要生孩子。家里四张嘴,没有粮食,肯定是养不活。” 李老二忧愁道。
“我家也差不多。”李老三考虑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有效建议,只附和着说了一句。
“按照这个势态,镇上的瓦窑怕也要关了。”李家老大也在叹息。
李家三兄弟只有老大家过的好一些,因为他学了一门手艺,会做瓦胚,会烧窑。只是这税再收过一遍,怕明年整个镇上的人都买不起瓦,修不了房,瓦窑也只有关闭了。
“那要不我们去当役夫吧。”李老三试探着说道。
李玉儿在旁边听到赶紧阻止:“战场上的事儿怎么也说不准,到时候要役夫上前线怎么办。”不是她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她们家离不了男丁,如果三个男丁去了战场没回来,她们家剩下一些妇孺,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就是!你还没有一个小孩子懂事。你忘了十多年前那次徭役,有多少人回来?”李老大也赶紧阻止,他记忆中十多年前他们村里有十多个人去产加徭役,结果都没回来!那次还只是去修河堤,这次可是往前线运粮。
“那到底该怎么办?”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得有个办法吧。虽然很烦躁,李老三还是没有把最后一句话吼出来。
“先去买粮吧。我家里还有些钱,天无绝人之路,总能把粮筹齐的。”李老大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
“我家也还能挤一些,可是周围人都没余粮啊,上哪里去买?” 李老三说道 。
“尚财主家有。”李老大毫不犹豫的说。
“那个尚扒皮?我们才把他家的债还了,现在又要向他买?”李老二惊讶的问道。
“其他人家拿不出这么多粮。”
“什么时候去买?”李老二一边吩咐着张氏拿钱出来,边问道。
“马上,不然等大家都反应过来,那个尚扒皮就要涨价了。”,李家老大说完就和李家老三一起离开,回家去拿钱了。
此时,聚在李家的人都已渐渐散去。李老二和李玉儿都顾不得收拾桌子的残骸,聚在一起清点家里的银钱。
这几年李家挣得钱多用来还债,剩下的不多。把家里的每一个铜板都翻了出来,数了三遍,还是不够。
“这些钱拿来卖粮,都不够交一半,难道真的要拿家里的粮出来?”李老二愁眉不展。
“要不先到尚财主家借一借?不能借再用家里的粮食。”李玉儿小心的提出建议,反正不管怎样她都不想她爹去做役
喜欢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