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在院子里洗三轮车,闻言道:“晚上就放我车上卖吧,反正我也要去。”
刘传理摇头拒绝,“晚上人挤人的,你骑着三轮车本来就不方便,我这扫把放在车上要是不小心碰到别人怎么办,还是我自个儿去,正好去听戏。”
刘彦只好点头,又对许春英说:“妈,你也要去看戏吧,晚上就坐我的车,省的走。”
没想到许春英也摆摆手,“我跟另外几个老人说好了一起去,不跟你们年轻人走了。”
刘彦无奈,只能让她自己小心些。
原来是个老光棍
那个时候,小镇上唱大班戏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能请来戏班子的人就更加了不起了,别人凡是提起就没有不羡慕的。
开戏那天,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早早带着自家的板凳,在戏台子下占个好位子。小孩子们不一定看的懂,但就是喜欢那股热闹欢快的劲儿,跟过节一样。
六点半开场,刘彦四点多带着两个孩子到那,就已经有不少人了。西水桥上零散摆了十来个小摊,都是买些瓜果零食的,他在桥上找到个空位,将摊子摆下。又招来两个孩子,交代他们注意安全,“别乱跑,看见爷爷奶奶了就跟着他们,人那么多小心些别被挤了,水边不许去,我就在桥上看着,如果被我看见玩水,我不教训你们,乖乖回去跪洗衣板,听见没有?”
两个孩子被戏台上传来的零星几声锣鼓响勾得心痒痒,一门心思想跑去看看唱戏的人是怎么话脸的,心早就不在这了,这时候听刘彦说教,只是胡乱点头,也不知听进几分。
刘彦也知道他们闲不住,但该交代的还是一句不能少,“散了场就来桥上找我,如果贪玩来晚了,我可不等他,就自己到庙里跟泥佛像一起睡吧。”
他又拿出两张五块钱纸币,一人给了一张,最后说:“想吃什么就去买,不要吃多了,小心坏肚子,去吧。”
两个小孩欢呼一声,一前一后奔进人群里,一眨眼就看不见了。
刘彦眯着眼仔细搜寻,终于在戏台子后面看见两个人影子,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做生意。
六点半时配乐准时响起,依依呀呀响成一片,好不热闹。戏台上一拉幕,底下就是一片喝彩声,一个短衣丑角儿连翻十来个跟斗,从戏台那一角翻到这一角,站起来后稳稳当当,又毫不含糊地给翻了回去,底下观众看得兴起,他翻一个就数一个,最后足足数了二十六个才到头。
丑角儿翻回后台,大幕就又给拉上了,锣鼓声也停下,台上半响没有动静,底下观众等得不耐烦,年轻点的就站到椅子上喊,小孩子们瞧着有趣,跟着一块喊,闹哄哄的。倒是那些老人家,一个个稳坐不动,不焦不急,看来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果然,没多会,大幕又拉开了,这回出来还是个丑角儿,也翻跟斗,只是人家翻的是空心跟斗,一个接一个,从这头到那头,毫不停顿。
底下掌声叫好声一片,简直要掀翻天了。
这场开场戏足足进行了半个小时,戏班子把所有绝活都给亮了一遍,才开始今晚的正戏——《玉簪记》。
其实所有的戏目内容上大概都是差不多的,不外乎穷书生与官家小姐的哀哀怨怨,青楼女子与世家公子的纠纠缠缠,没什么新意。幸好观众们大多也只关心旦角漂不漂亮、嗓音是不是足够婉转,小生是不是fēng_liú倜傥英俊不凡又满腹经纶,至于内容俗不俗气他们就不嫌弃了。
这《玉簪记》,讲的是一位落第书生与道观小道姑私定终身又被迫分离,之后终于团聚的故事。
台上的书生寻着琴音找到小道姑,两人正切磋琴技。
刘彦忙着招呼客人。戏曲一开幕,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小孩们就坐不住了,一双双眼睛骨碌碌全粘到场外的小摊上,花生瓜子、苹果香蕉、冰棍果冻还有各色小吃,哪一个不比这听不懂的大戏来得吸引人。
刘思柏也乖乖回到他爸爸身边,帮着找钱。
“一份馄饨。”
刘彦抬头,凌云端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摊子前。
刘思柏主动喊人:“叔叔好。”
凌云端温和一笑,说:“你也好。”
刘彦实在忍不住,说:“早上才吃了馄饨,晚上又吃馄饨,一天两顿天天吃,你都不腻。”
凌云端说:“怎么,你不卖我?哪有你这样的生意人,客人上门了还要往外推。”
刘彦回他:“我就怕你天天吃这个,到时候营养不良倒下了还要来赖我。”
凌云端笑道:“放心,到时候跑不了你。”
刘彦失笑摇头,不再回话。
黑小子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站在不远处喊刘思柏,让他过去。刘彦看看周围,没剩几个客人了,就让他去,等他跑远,又忍不住在后边喊:“别乱跑,不许去水边!”
“知道了!”
刘彦回头,见凌云端正盯着他,表情似笑非笑,不由尴尬,“小孩子……总是不让人放心,凌先生家的孩子必定很乖巧吧。”
凌云端摇头,“没有。”
“什么?”刘彦不明白他是没有孩子,还是孩子并不乖巧。
此时台上锣鼓渐歇,旦角的声音清晰传来。
“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
那小生答:“书生尚未娶妻。”
两人都听见了,凌云端轻轻一笑,也跟着哼道:“书生尚未娶妻。”
喜欢平凡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