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邵家几个核心主事人就将重心都放在大工程建设上,对村里的管理暂搁一旁,只确保村里的人不往外泄密。这个很好解决,把网络和信号基站都屏蔽掉就好。外出的人员都是忠心好用的,而且是实行几人互相监督制,不怕有人向外面传递信息。
村子里也为了这个保密问题,在政府大规模地在市郊建造避难场所的时候,特意开了一个全体会议。村长和邵家公司的领导人向大家告知,所有参与建设新村子的人,哪怕是最低层的工作,村里都为他们预留了房子,大家到时候都可以叫他们的亲属过来。目前的工作重心必须是基建工程,要是有谁敢往外泄密,先不说泄密的人将会被驱逐出村,如果因此招来了大批外人,反而是村子的工程进度受到拖延,大家要衡量一下这个利益得失。
有了这一番话作保证,再加上邵家的集团公司向来厚待自家员工,所以在保密的问题上很好解决,大家都对这个做法很赞同,除了自己保密,还互相监督着同事们。
村委们那时除了一些保密措施,就没再往村里的管理投入过精力。他们想着物资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不怕人管不好。村长在村里也向来有威信,他背后又有邵家族人的支持,所以村长村干部们在村里实行的新措施是很顺利地执行下去的。那时的原住村民们也是忙,都有各自的田地要料理,农忙之余就去兼职建筑工人,每天累得沾床就睡,根本就没有空想多余的事情。
过了不久,越来越多的邵家员工们进驻村子,大家一起为建造新村子日夜开工。邵文柏和二叔三叔们,开始在村里工作的时候,是以新村工程管理指挥部的名头行事的,但邵家的员工们还习惯叫他们邵总邵董的。跟村民们呆久了,听得多他们自己都觉得别扭。为了不累死村长村主任这几个村干部,他们邵家外来的族人以后也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在村子里行事,就一起弄了个大岗村管理委员会,就由他们这帮邵氏族人里的核心主事人,和几个村代表担当。然后他们就让员工们统一称呼,一律叫村委。原来的新村工程管理指挥部以后就由专业的人士担当,他们这帮村委就负责监控工程进度和调配物资人员。
称呼顺耳了,位置也坐正了,村委们得心应手地指挥村民们和员工在村子里大搞建设,有国家政府在市里实施的各种新政策配合,员工们就不说了,族人和原住村民们都很好指挥,工程也很顺利。
然后他们当久了村委才发现,管理村子不比管理工程和公司容易。
一开始邵族的一些主事人在村子里都是项目管理人,负责监管各种工程进度,调配人员和物资,这些项目都要手下有人去干。开始为基地工作的人都是原住村民和邵家公司的一些员工,还有外来的一些族人们,这些人都挺好管的。关于各人的功劳记录,那时公司的主管还在管着,村里有村长村干部们守着,族里有族老盯着,各人的工作都挺好记录的。接着随着工程的大规模开展,来了些另外新招进来的人才,管理上就开始有问题了。
村委们发现要是基地建好了,要论贡献分房分物,光凭以前的工作记录不好统一划分,也容易引来一些新招来的高级人才的不服。
这是新旧员工容易起冲突的地方,一些老员工自认是元老,从一开始就为村子卖命工作劳苦功高。一些新员工自认对村子贡献大,没有他们的核心技术,工程八百年都完成不了。就算是族人里面,也有一些面和心不和的事情,这个觉得自己为家族出力多,那个觉得自己是幕后无名英雄......
为了统一标准,村委们讨论,他们应该仿照政府的做法,设置村民卡和工分制度。工分的多少,按工种的难易程度分,出工一天给一天工分,以前的工作记录就折算成工分补进去。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他们还商讨了一些工分奖励制度,比如全勤奖,杰出贡献奖。
可以说,先有工分,后面才有村规,工分制度是村规的雏形。为了设置工分标准,村委找了些专业人士,将一些劳动指标量化,将工作岗位需要考虑的因素纳入影响因子,比如学历高低,专业技术培训的难易程度,专业技能要求,工作经验,劳动强度,对脑力的要求等等。他们依据这些影响因子建立一个模型测算,之后设计成一套工分评定系统,村里不断地有新的劳动岗位都按照这个系统要求填一些客观衡量的数据,然后根据系统测算出来的分数评定工分,尽量做到量化评定的客观标准,避免了一些人拍脑袋决定,也限制某些人以权谋私的行为。
有了这个工分评定系统,村委们将村里的所有固定岗位和散工都作了工分评定,并且这个工分评定系统的标准是公开的,村民们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有些人觉得管理层偏心不公平,故意抬高或压低一些工种或岗位的工分。
村委们还规定了,对于村里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任用,也要按照工分评定系统的指标分数决定的。现在大岗村处于劳动力紧缺的状态,每个岗位都缺人,所以来了新的员工都很好安排。但村委们为了长远计,为工作岗位设置了一些规定。要是以后出现几个人共同竞争一个领导岗位的情况,就按照他们的各自实力和资历指标量化评分,再加以现场考试分数,以及上一级主管和第三方主管的面试评分决定。这样也就在村子里杜绝了一些任
喜欢末日避难之家园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