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歌一头雾水,我什么时候得了长公主欢心?她自醒来到现在除了殿试的时候用余光瞄了长公主几眼外,还不曾和长公主见面过,长公主怎么可能赏识她?
皇帝是不会给她解释的,他满脑子都是燕永谣到底是哪一个,于是便问道:“朕听闻咏月有兄弟三人,可曾取表字?”
“不曾,臣之兄弟最大者不过十五,最小者方才五岁,臣父虽以咏字定臣之兄弟之表字,更详细的还未取。”
皇帝点了点头,和锦衣卫暗中调查的结果一致,燕赵歌很诚实,这很好。他想了想,又问道:“咏月可还有远亲啊?
这个问题越来越离谱了。燕赵歌一边在心里感叹皇帝比她想象得还能出幺蛾子,一边回答道:“臣离开燕地时年幼,不知堂兄弟有几人,臣之嫡亲叔伯父一共四人,皆战死于北地。”
皇帝问完也意识到他问的越来越偏,完全偏离了策论的范围,掩饰性地咳了一声,道:“蓟侯子嗣单薄,朕心怜惜,故此一问。”
“臣惶恐,谢过陛下,得陛下垂怜,不胜感激。”燕赵歌拜谢道。
“这次策论,咏月写得甚得朕心,长公主也夸赞咏月乃是大才。能列为前十,足以证明你之才能。”皇帝夸了几句,话题一转,道:“但你出身勋贵,举人身份又是御赐,虽有才华,但若是直接得了一甲,恐惹士林朝臣非议,朕将你列为第三甲,你可有意见?”
燕赵歌大喜道:“谢陛下赏识,谢长公主夸赞,臣学识不深、愧不敢当。况且,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若无陛下赏识,不说此次殿试,臣连举人身份都不可得,能得三甲身份,臣感激涕零。”
皇帝暗暗点头,燕赵歌说话时眼睛里的喜悦不是假的,是真的觉得得了三甲的名名次就非常好,这样的士子太难得了。怪不得皇姐这么喜欢这个燕赵歌,早知道这个人如此懂规矩识大体,他也很喜欢啊!
燕赵歌是真的高兴,随便给她一个三甲,她就老老实实回家,反正皇帝也不可能把她发配出去当县令,这样也不会引人注目,这简直太好了。
皇帝又忍不住咳了几声,燕赵歌连忙收敛笑意,一脸关切地问道:“陛下是否身体不适?”
燕赵歌的关切倒不是假的,一起的动荡都是从兴平四年今上意外驾崩开始的,那时太子不过两岁,蜀国公立刻就有了异心,串连着不够忠诚的朝臣们,掀翻了长安的天。
若是今上没有驾崩,说不定一切都不会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长公主的名字,因为正文里不会写出处,你们问了,我就在这里解释一下。
第.六章里说了,先帝在过继之前死了三个儿子,唯一的嫡子和长公主是一母同胞,《说文解字》里说“绍,继也”,一定程度上绍和继是同义的,所以我将其定为长公主和这个嫡子的名字。同时绍又有牵引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是长公主带来了先帝唯一的嫡子。
虽然《说文解字》里也有说“继,续也”,但是我觉得继续这两个字作为女生的名字都不好听,绍会更好听一些,所以没有选这个字。
韶华的词义虽然很美好,但是古人取名是要讲究子辈排行和字义的,不论子辈则已,论了就不能乱取。现在也有讲究子辈的,我老家那边还在按照族谱取名。
其他的问题还是不能回答。
我觉得绍真的很好听,真的。
第21章白喜
实际上燕赵歌不应该开口问这句话,因为皇帝乃是一个王朝的中心,其身体状况被诸多人所关注着,任何的病症都会引发连锁反应,除非已经年老体衰病重到无法掩饰的地步,否则皇帝不会透露自己健康与否,是否患病。若是疑心重的皇帝反而会觉得是臣子有异心,所以在打探自己的身体状况。
但燕赵歌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着皇帝的身体状况,她脸上担忧的神色是真是假皇帝能判断出来,也就没有在意这小小的冒犯,笑道:“不碍事,近日睡得有些晚了,又贪吃了一些蜜饯。”
燕赵歌松了口气。不是患病就好。
不是她过分担忧,实在是前世皇帝死得蹊跷,她虽然没有亲身经历皇帝从患病到驾崩这一段时间的事,但是长公主后来给她细细讲过。
兴平四年新年夜的宫宴上,因为只是家宴,皇帝后妃不多,三个皇子都很健康,又有几位身份不低的宗室在场,皇帝便小酌了几杯,当时蜀国公也在,两个人还在宫殿外谈了一些事情,也许是因为当晚皇帝吹了一会儿风,第二天便染了风寒,再过了一周,皇帝就一病不起了。先是持续发热、少眠盗汗,接着咳痰咯血,身体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
据长公主所说,皇帝驾崩之前吐的已经不只是血了,还有一些五脏六腑的碎片,残骸腥臭发黑,太医据此推断皇帝得的兴许是传尸一类的病,却无计可施。得了传尸的大多都只能等死,侥幸痊愈的却也病愈得莫名其妙,太医最多也只能让皇帝再多活一阵子。可急症来势汹汹,对于传尸等病症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医治办法,等太医确认到底是哪一种病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勉强熬到四月,皇帝便驾崩了。
皇帝驾崩之后蜀国公立刻发动了兵变,先控制朝臣,再接管京营残部,等到蜀国公控制长安之后,便以皇帝患病之事有蹊跷为由,处死了太医府所有的太医,甚至于连医治过皇帝的太医的家人们都被下狱处死。
燕赵歌和长公主
喜欢本侯有疾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