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约岛是什么岛?很有名吗?”石迪文好奇地问道。
“是后世中越两国海界划线的根据之一。”在穿越前对南海地区海上状况做过专门研究的王汤姆解释道:“海南岛与昏约岛之间最短连线的中点,就是中越两国海上划界基点之一,类似这样的基点有十处。不过昏约岛本身倒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无人岛而已。”
很快“飞速号”就抵近了这个临近越南东岸的小岛,从面积上看,昏约岛比位于北部湾的浮水洲岛还小得多,岛岸也没有天然的港湾,的确并不具备什么开发的价值。这个地方距离西北方向的永安港约莫二十海里,距离西边的北越山岭防线仅仅只有十海里。如果站在山岭防线的最高处,在天气晴好时可以直接看到此时驶过昏约岛的两条帆船。当然,处于山岭下方,视线几乎与海平面齐平的南越军没有望远镜之类的利器,肯定发现不了十海里之外的海面目标。
绕过昏约岛之后,船队折向南方行驶了一个半小时之后,再次调整方向,往西南方驶去。他们的目标是这次侦查活动的第一个重点对象,位于交战区后方40里的争江入海口。
在17世纪长达数十年的南北越内战当中,郑氏数次兴兵征讨南方的阮氏未果,阮氏便是凭借了争江和横山这道横亘在中南半岛东岸的天险挡住了来自北方的攻势。这次被南越军攻过了争江横山一线,也是内战以来北越第一次失地,在此之前北越军甚至一度把南越的主力压制到了更南边的广治一带,但现在这种战略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双方的攻守之势也已经进行了彻底的交换。
而在原本的历史中,南北越的内战直到1672年才在康熙的调停之下结束,并且以争江横山为界划定了南北越势力的分界线,在那之后保持了百年的和平。当然了,康熙帝管这个闲事也并非出于什么人道主义,而是为了联合北方的郑氏,抗击吴三桂等人在中国南方引发的三藩之乱。而与康熙帝达成合作协议的人,正是现在代表郑氏与穿越集团接洽事务的郑柞,不过此时距离他封王掌权还有近三十年的时间,穿越集团仍有大把的机会来影响历史的进程。
经过相关部门对史料的研究之后,得到的结论认为在南北越持续五十多年的内战中,争江横山一线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论哪一方攻势在一段时期内占优,最终战局都仍然会回到这个平衡点上。穿越集团此次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一方面要帮北越扳回劣势,不让北越郑氏因为军事上的失败而倒下,一方面又要让双方的战力保持某种微妙的平衡,让郑氏能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依赖于穿越集团提供的军援,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的,将南越军赶回到争江、横山以南,然后以此为战略平衡点来维持双方的战局均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为了贯彻好执委会“加大对北越政权军事扶持力度”的精神,这次行动不但要击退南越军的攻势,而且要对其军事力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不能让其大部队毫无损伤地撤退到争江横山以南。
至1619年安南内战爆发以来,南越阮氏已经在争江横山这条防线上经营多年,在争江南岸、横山的制高点和关口都有不少的军事据点驻守。这次南越军攻过争江之后,沿海的平原地带也成为南越军最重要的后勤物资补给线,沿途每隔数里都有小型兵站驻扎。因此对于这一地区的侦查活动,其实是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存在。
因为陆地上有横山山脉这个参照物,船队很顺利地便确认了方位。在距离海岸线约莫三四海里的地方,钱天敦用望远镜确认了争江的入海口位置,并向跟在后面的“飞速号”传递了这个信息。
按照事前规划的方案,将由船速更快,武器配置更好的“飞速号”对争江入海口进行抵近侦查,确认安全状况之后,再让“探索号”上的人员登岸执行任务。
“飞速号”迅速地调整了风帆,然后朝着争江入海口驶去。船上众人此时也已经停止了嬉笑,开始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装备和武器。
单以装备等级而论,北美帮肯定要算是军警部编制当中的精英了。这几个家伙把个人财产的大部分都投在了武器和军备上,单兵装备水平大大超出里军警部的平均水平。除了全员配备23这样的长短搭配的武器之外,头盔、外挂式战术背心、突击背包、喉震式对讲系统也全都是标准的军用配置。虽然这支小分队仅仅只有五人,但他们的实际战斗能力一点也不弱,足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飞速号”在争江入海口以南的海岸边靠岸,王汤姆等人直接便跳进了齐腰深的海水中,涉水上岸。而唯一留在船上的是老摩根,他所担任的任务是狙击手,一支价值一万四千美元的m200狙击枪就是他的同伴。从“飞速号”上可以用这支狙击枪对两千米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有效打击,而这个范围基本便是这支小分队侦查任务所需到达的区域了。
从登岸处往南大约两千五百米的距离,便是横山山脉在此地最靠近海岸的一个分支,平均海拔只有百米左右。侦察队并不清楚这处山岭中是否有南越的据点存在,因此必须要小心从事。
根据事前从北越方面所了解到的信息,南越的补
喜欢1627崛起南海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