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280分的卷子,每年不也没几个上200的么?”
“行了,先转一圈吧,有几个不老实的。”
“走走走。”
于是,两边老师都溜达起来。
要说参赛者的综合实力,其实后一届总是强于前一届的。
究其原因,还是校内外培训强度的提升,竞赛的题型套路固然很多,但也耐不住那么多老师和学生成年累月的把精力砸进去。
可以说,出题组老师,一直在与竞赛培训老师斗智斗勇。
现在,题型上已经很难做出创新了,提升难度的方向主要有二。
其一,便是简单粗暴,人人气而诛之的“加大计算量”。
效果立竿见影,缺点也很明确,那就是“很不物理”。
因此,物竞才有了全国中学生微积分大赛的美名。
另一个方向,便是“阅读理解”了。
找出一些有趣的论文,做出变形说明,现场学习,现场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甚至可以说是科研能力。
毕竟,论文和方向太多,且难度巨大,应试机构不可能组织这方面的题海培训。
正因如此,这招才屡试不爽,题也越出越大。
两个考场的老师巡场的时候,多数同学还在怼第一题的计算,但已经能看出一些解题速度的差异了。
与高考不同,这种竞赛考试中,解题速度是非常核心的。
可以说,必须在两小时出头,完成前5道题,才有挑战第六题,冲理论200分的可能。
一个考场中,能达到这个速度的人,也不过寥寥几位。
对监考老师来说,寻找这样的学生,也是监考过程中难得的乐趣。
大家对一对,碰一碰,看谁眼光准能挑出种子选手,那还是很好玩的。
两个考场的老师,也分别在黄櫺骐、祁英男等人身旁短暂驻足。
不错,十几分钟的时间,第一题已经快解完。
而当他们走到李峥和林逾静身旁的时候,却是微微皱眉。
怎么才开始解第一题?
这种力学题,思路上没什么难度的,就是拼微积分算力么。
不是说这个李峥(林逾静)很强的么。
就这?
十几分钟了,就这??
可他们刚要走,身体突然又是一僵。
等等,那是什么?!?!
第六题……解完了???!
我可去你妈的吧!!
喜欢学魔养成系统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