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的事情现在已经是人尽皆知。
隋炀帝本来想着利用李渊解决杨玄感,可是唐国公是个精明人借着这次这李家的援兵损失的借口就是不接受命令。
隋炀帝心急他不想给杨玄感留下时间做准备,来护儿的兵马已经在雁门关附近想要返回蓬莱平乱,真的不是几天就能搞定的事儿。
隋炀帝的旨意已经发到了各个将军手中,不仅仅是唐国公,只要能够讨伐杨玄感的事成之后升官发财。
有了这样的计划,就连江湖绿林中人都想要讨些好处。
唐国公李渊得到消息,要是再不动手,机会可就要让别人抢先,于是在很多人都跃跃欲试的时候李家调动了三万兵马赶赴蓬莱进行平乱。
李建成为主将,唐国公留守太原府继续经营势力。
远在兵城的李德正在看隋炀帝派人送来的信件,都尉们都围坐在会议桌前等待。
皇帝的信件他们还是非常重视的,他们都想知道隋炀帝的信中写了什么,没错这次不是手谕,不是圣旨,是真写了封信。
李德看完,脸色表情依旧平淡,都尉们各个心中着急,都想知道皇帝信中说什么了,他们知道这种时候还是不要出头的好。
“你们是不是好奇陛下信中写了什么?”李德问道。
“咳……”好几个人都是以咳嗽的方式解决尴尬。
“陛下派人送信别说是你们我都好奇,现在跟你们说好一下。”李德道。
“大都督……”
贺必达以为李德是在迁就他们的好奇心才说的,想要出声结果被李德给拦下了。
“正是与你们息息相关。”李德说完身边的几个人了起来,都是拱手抱拳同声道:“末将愿誓死效忠幽州王!”
现在的李德其实在他们心中已经可以称为幽州王,只不过这种形式对天下百姓和官员来说其实并不是真的承认。
封建制度就是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说出去都不会让人信服,就像现在李德的成就一样,在了解内情的人心中都清楚,李家实力摆在那里。
先锋兵就是幽州城的根本,但是有个前提是都是隋国的官员,李德虽然割据一方不受皇帝和朝廷待见,但是在百姓看来就是名正言顺的。
随着幽州城的发展即便有足够的实力也摘不下隋国官员的帽子,即便他们强硬也是如此,只能是让人见了敢怒不敢言。
毕竟先锋兵势力大,幽蓟十六州都真正的掌管着是李德。
现在皇帝开了金口,一旦攻打下高丽李德就是名正言顺的幽州王,皇室通告天下,将会解决他们现在尴尬的关系。
隋炀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李德手下的十个都督都是将门子弟,如果李德成为名正言顺的幽州王,那么他们与家中的关系就能够恢复,不会为将门带来坏的影响。
他们成为大将军反而是光宗耀祖的成就。
说不心动是骗人的,贺必达等人都聪明的紧,其实这些封号即便隋炀帝不说他们以后都知道肯定会有如此成就。
幽蓟十六州的势力与幽州等几个主要城市的发展他们相信用不了几年在这里将有再有几个长安和洛阳城。
到时候水涨船高,他们自然都将是封疆大吏,幽州重臣。
现在有皇帝的肯定和许诺这个时间直接就缩短到几场战役中,怎么能够让他们不动心。
李德压了压众人的情绪,此时说这些问题还不合适。
“幽州王吗,你们想要圆将军梦可不简单,高丽的情况我们这段时间已经讨论过了,取高丽两个办法,一个是走陆路越过北蛮地域,第二个就是走水路,没有那么容易。”
李德很冷静的将几人的心思给打住了。
“大都督,目前来看造船走水路最为稳妥。”贺必达说道。
在两个选择中,贺必达是主张走水路的,因为距离近只要有足够的船只就能够将兵马和物资运过去,直接登陆作战对他们来说有极大的优势,缺点就是需要造大量的船,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所以史怀义等人比较认同走北蛮的路线,先打北蛮再取高丽,问题是依然受到地形的限制,需要穿越很长一段距离,物资压力很大。
优点可能就是能够先征伐北蛮将辽北的势力全都掌握在幽州的手中。
就这个两个选择他们已经商量好长时间了,最后都没有得出结论。
李德没有点头,他是倾向与走陆路的因为一开始他就没有想去攻打高丽,所以占领辽北才是他的目的。
只不过若是能够顺便将高丽,新罗百挤多一举拿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德话头一开都尉们又来劲儿了,征战沙场才是他们感兴趣的,打下来的江山比被人给予的更牢靠,就这一刻对隋炀帝的好处全都抛到了脑后。
他们知道所有的好处都是建立在他们能够打下高丽,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可不是凭借勇气,人数就能够成功的。
“如何决定请大都督明示。”贺必达说道。
李德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想要强大单单在陆路称雄是不行的,早晚都要发展船业,大海的资源是陆地无法比拟的。
更是有独特的战略意义。
只是眼下却不能够直接开启海航,现在先锋兵家大业大但是没有底蕴总不能赚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那样是无法长久的。
“先锋兵与北蛮注定会有在一战,突厥与铁勒部落等都有联系如今突厥兵马折损甚大肯
喜欢大唐如意郎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