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前朝却能臣服列国无数?”赵煦还想要争取一下,毕竟他正是中二的年纪。还是个连汉武帝都可以看不起的后起之秀。当然,看不起是一回事,实力是另外一回事。皇帝说前朝,肯定不是说后周,而是唐朝。虽说大宋缺边缺角,但至少也是大一统的王朝,后周哪里配和大宋相提并论?
李逵抬起眼皮瞄了一眼赵煦,轻声道:“前朝百战鲜有一败!”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放在大唐身上没有什么大毛病。
华夏并非一直是礼仪之邦,有两个王朝,整整七八百年时间,一直都是战斗民族来着。
大汉灭东西匈奴,残存的匈奴余部去了东欧,然后把罗马帝国打得喊爸爸!
唐朝就不说了,同样是一言不合就开打的主。尤其是立国后一百年,更是皇帝百姓齐上阵的疯子。打到周围王国都只能低头承认大唐才是他们的天可汗才罢休。中原王朝能够控制西域朝代就没有几个,但是汉朝和唐朝都对西域有着势在必得的底气。这才有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至于宋朝?
李逵不好说。说了怕皇帝赵煦恼羞成怒之后,跳起来要和他拼命。皇帝带兵打仗,然后打输了,让大臣背锅。要是能卧薪尝胆知耻而后勇,把丢掉的面子再抢回来也就罢了,关键是赵二输了这一场之后,信心都没了。这还是武勋开国的两个皇帝之一,这让他怎么去评价?
“哼——”
皇帝自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甚至连李逵的平夏五策都不问了,就负气离开。有些话不能说透,说透了,大宋王朝的遮羞布都没了。
大宋的皇权哪儿来的?
兵变得来的。
可是赵匡胤的兵变,对于后周来说,算是比较平和的兵变。兵变之后,赵匡胤很快就控制了汴梁城,但并没有对后周皇室举起屠刀,而是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训禅让。后周的皇帝并没有被杀,而是封了郑王。并且,赵匡胤立下誓言,后周皇室和大宋共存亡。
此举让赵匡胤很快就控制了后周境内的叛乱,并取得政权。
相比其他王朝的更替,大宋的国祚得来实在是太容易了一些。
加上从赵匡胤开始,对文臣的大力重用,让大宋王朝血液里血少了一股子铁血狂热的气息。
皇帝要走,作为主人李逵必须要送一送,还得恭敬的送。
走出巷子,等李逵躬身驻足,距离比较远了,赵煦才若有所思起来,看到童贯激动的鼻子都红了,心里也烦躁不已。
按照李逵的话去做,那自然是尸山血海。这和大宋的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尤其是赵煦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他发动对西夏的战争,更多的是因为西夏对大宋百姓的袭扰,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宋在西北的统治力。
如果放任下去,势必是无法收拾的顽疾。
但真要是让他下决心将党项人屠一半,这个决定和他受到的儒学简直就是水火不容。别看赵煦对宣仁太后给他选择的崇政殿说书、侍讲,这些名义上给皇帝启蒙和教授皇帝知识的老师们关系都不怎么样。可赵煦毕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性格也谈不上争强好胜,最多也是因为年纪的原因,有点好强而已。
“童贯!”
“陛下!”
上车之后,赵煦在车内,童贯在车外御手边上,急忙答应。
“你以为李卿说的对吗?”
“陛下,奴才不过是个残缺之人,不敢妄言!”
“恕你无罪!”
童贯这才恭恭敬敬地扭着上身,尽量控制声音的音量,却还要防备被外人听去:“奴婢以为党项异族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生死无关乎我大宋,但只要大宋的百姓认为好,奴婢耳根子软,或许听着觉得有些道理。”
这不是废话吗?
大宋和西夏打了几十年,大宋的百姓难不成还指望着西夏繁荣昌盛不成?个个恨不得党项人死绝了才好。真要是党项人的孩子,要是走在大宋街头,有的是人会把这倒霉孩子扔井里。这已经不是什么国家层面的交锋,而是从百姓到国家都已经成了死仇。
这也是童贯,小心谨慎惯了,说话也是滴水不漏。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给人一种随大流好欺负的样子。
“你这老狗,说的倒是滴水不漏。”赵煦在车厢里仰了仰身体,抻了个懒腰,随即拍打车门道:“去都事堂。”
都事堂外,早就过来通知的皇城司亲从官小校,下马跑入衙门。一方面是看宰相章惇在不在,同时让章惇抽出时间等候皇帝,并且将无关紧要的人安排走。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赵煦从马车上下来,章惇已经在都事堂等候。
“官家!”
“爱卿平身,朕来是有一个问题问章相。”落座之后,皇帝这才开口。赵煦是个在外一直很谨慎的人,除了在李逵家里,他就像是套上了面具似的让人琢磨不透。当然,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十岁登基为帝,任何处置权都没有,还要整天受到皇祖母的督促学习。
名义上是皇帝,其实更像是当皇太子。
因为当时的宣仁太后的权力之大,要废赵煦也不难。十岁的孩子,
喜欢李逵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