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是多么的不易。跳不
出万丈红尘,就只能与它交好,在俗涛浊浪面前,就算你跪地求饶也
于事无补。林徽因自小就明白这个道理,可她不说,只默默地与人间
万物妥协,让我们永远看不到她的累,看不到她的伤。有时候,甚至
觉得她的聪慧与淡然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漫长的修炼就有着比
寻常人更深的道行。可她分明还是个孩子,那一双水灵清澈的眼眸告
诉我们,她未经多少世事,她是那么的漫不经心。
喜欢一个词语,同船共渡。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期待有一位可以和
自己同船共渡的人。今生所有缘分都是前世修炼所得,十年修得同船
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所以我们应当相信,今生所有与自己相识的人,
前世都结过深刻的缘法。所有与你我擦肩的路人,前世可能是邻居,
是茶友,甚至是知己或亲人。而我们今生所有的邂逅,又会为来生的
缘分做好安排。十六岁,多愁善感的林徽因,是否亦会有如此的念想?
希望可以和某个浪漫诗意的男子同船共渡,结下一段美好的缘分。
自从徽因随父亲离开中国之后,就同他到巴黎、日内瓦、罗马、
法兰克福、柏林等地旅行。看过了法国巴黎的浪漫风情,去过历史上
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领略过欧洲城堡建筑的艺术与华丽,徽因真
切地感受到世界的宽大,她被异国风情那些无以言说的美丽彻底征服
了。原以为世间熙攘繁华莫过如此,山只是山,水也只是水,人亦只
是人。可当林徽因赏阅过各国不同的风物人情,参观过风格迥异的建
筑之后,她就再也不能停止对建筑业的追求。
游览各国,林徽因体会最深的就是建筑震撼心灵的力量。一直惊
29
叹造物主是何等的神奇,可以将自然山水装扮得那般圣洁和至美。平
日里,我们总是太沉迷于繁琐的名利,而忽略了人生除了浮名还有太
多的美好值得留恋。比如世间旖旎的风光,万古不变的青山,滔滔不
尽的江水。这种干净、这种大美,成了每个人心中至高的信仰,搁在
最神圣的角落,不轻易与人言说。
后来,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两个人一起攻读建筑学,相濡以沫
走过风雨人生。读过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人,或许都会以为,
林徽因应该是个诗情柔弱的女子。在她生命中,爱情应该高过事业。
然而,她竟是一个高旷女子,她执著于事业,觉得事业的成就远比小
儿女的情感要豁达。所以她将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给了事业,哪怕到最
后病痛缠身,亦不曾有过丝毫的放弃。面对感情,她却多了一份清醒。
一九二○年九月,林徽因以优异成绩考入
ollege(圣玛莉学院)学习。在英国,林徽因也经常加入到父亲的各种应酬
中,她以女主人的角色接待许多文化名流,这对于她后来的文字创作
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她不是普通的小家碧玉,在屋里翻读几本书,就
开始闭门造车。她领略过名山大川,结识过许多著名史家学者,所以
她在文坛上的起步高于其他女作家。
更多时候,林徽因喜欢一个人待在居住的寓所,调一杯咖啡,偎
在壁炉旁,读她喜欢的书。许多名作家的诗歌、小说、剧本,她都一
一阅览。伦敦,这座美丽的雾都,总会飘起缠绵悱恻的烟雨。而这位
寂寞的诗意少女,总是独自守着窗外的雨雾,筑一场又一场无约之梦。
她期待在这异国他乡,会有一个多情男子走进她的生活,与她共有一
30
帘幽梦。
烟雨总是太过撩人情绪,孤独的时候,总是希望生活中有浪漫发
生。林徽因希望可以像童话里所写的一样,和喜欢的人围着壁炉喝咖
啡,闻烤面包的清香,彼此若有若无地诉说心情,岁月在旋转的韵律
中缓慢流淌。尽管那个人还没有出现,但聪慧的林徽因心里有预感,
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一定有属于她的故事发生。
自己是个怀旧的女子,总以为她亦是如此。后来才相信,这世间
有相同情怀的人,但他们绝不会有相同的故事、相同的人生。让我静
守淡泊流年,不理繁华万千,是甘愿的;如若命运安排好我要在天涯,
亦无可回避。或许林徽因的心情也是这般,从来没有固执地想过要什
么,也没有刻意去拒绝什么。每个人自从拥有生命的那刻起,就注定
要扬帆远航。一旦没入苍茫江海,又何来回转的余地?
漂洋过海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时尚。林徽因这位大家闺秀自是顺应
潮流,因为任何的执拗都不能改变初衷。当徽因乘上远航的船只,看
着浩渺无边的大海,她第一次深刻地明白,自己只是一朵微小的浪花。
她是一个素淡女子,没有想过要风云不尽,只想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
做梦,浪漫自由地生活。
邂逅伦敦
缘分真的好奇妙,并非是中了缘分这两个字的蛊,所以才这样不
厌其烦地谈论与诉说。只是每当提及感情,或是谁与谁的相遇,谁又
31
与谁的相恋,总是会与缘分纠缠不
喜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