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朕原来还以为你大行令要为怯战而悔过一下,没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心存不甘,觉得朕委屈你了?”刘彻冷笑一声,直视王恢。
“臣不敢。”王恢以头触地,毕恭毕敬地说。
“不敢?王恢啊,你弱敌强,败了,那不丢人。但是眼看着匈奴来如狂风,去如闪电从从容容在边境打了个转,不丢人吗?”刘彻断喝道:“王恢,你叫朕同汉军都成了笑话!你去民间听听,现在都在怎么说你?又在怎么笑话朕!”
他说到后面越说越气,想到几个月的心血化为虚无,想到此刻边境四处正遭受着匈奴的疯狂报复,他拿什么脸说自己是大汉天子!
思及至此,刘彻单手指向王恢,暴怒道:“来人,拖出去斩!”
形势陡变,就是王恢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陈词会惹来已经冷静的刘彻如此大的怒火。
劝还是不劝?
于殿中众将是一个难题,劝,于自己于道理说不过去;不劝,同殿为臣,总有几分情分。
在他们犹疑的片刻,禁军已经冲进来携了王恢就要出殿。
“陛下,还请三思!”
众臣寻声望去,从殿后屏风中转出来的正是皇后。
她施施然走向刘彻,语气平静地说:“陛下,大行令此前于国多有功劳,虽说功不抵过,但总该交由廷尉按律处置。”
皇后不过三言两语,却很快叫陛下收了愤慨,他看也不看王恢,沉声道:“按皇后说的办!”
经此一闹,兼之该议的事也议了个差不多,诸将便告退了。
殿中霎时便静了下来,刘彻站在原地深呼吸好几次才总算压住火气。阿娇走上前轻轻地给他顺着气,“杀了王恢,以后谁还敢主动进言说要打匈奴?谁敢担保就能打赢呢?那还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朝臣们独善其身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刘彻略微平静了些,但他还是回头愤愤然看向阿娇,欲言又止。
自幼长在一起,又同床共枕了九年,刘彻一个眼神她就已经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她语气上扬,柔声道:“我知道你嫌他事到临头怯战,但就交给廷尉处置吧,给他一个公道,别叫臣子们议论你刻薄寡恩。过去了就过去了,陛下不妨看看以后的日子。”
刘彻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但是眉目间已经不复沉重了。
马邑一战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悄无声息地落幕了。而这个时候,也只有阿娇还在相信给刘彻几年时光,他一定能创造出奇迹来。
很显然,这个奇迹需要卫青,需要这个千古难求的帅才。
程不识调回长安回防后,在阿娇面前说起这个关门弟子给了极大的赞赏和肯定。程不识为人一向十分的事只肯说八分,为的就是保险。
看来,是宝剑在哪都会焕发出光芒。
现在,这把宝剑,到了该跟真正能用它饮血的人手里了。
昱儿的仇怨究竟如何,也不该跟天下万民挂上等号,这点阿娇区分的很清楚。
培养卫青,就是为了补上历史。
补上几代人的血泪!
阿娇郑重其事地向刘彻正式推荐了卫青,君臣俩足足谈到深夜。她拥被坐在榻上,心说看来卫青的光芒是掩盖不住了。
凭刘彻极端爱才的性子,卫青为帅一展风采只是时间问题了。公正地说,封建社会中,能像刘彻这样敢于破格用人的实在是异数。任人唯亲和论资排辈,不得不承认实在几千年来的陋习。
而刘彻既能容人,不会因言废人,又敢于破格提拔,他身边层出不绝的人才都是凭着一双慧眼从民间亲手擢拔出来的。于识人、容人、用人上,实在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能超过他的人。
所以阿娇现在已经丝毫不担心卫青的前路了,从前不过为平阳候府一家奴尚敢任用他为三军主帅,这一世为程不识弟子于军中已经初有建树了,刘彻就更会用她了。
卫青,我已经不欠你了。
其实,谁欠谁又怎么分得明白呢?
历史上的陈后究竟不过是一个可伶的痴情女子罢了,想靠着杀卫青卫子夫来挽回汉武帝,却不知道反而引来了汉武帝的反抗心理,愈加要宠信卫氏,卫氏由此崛起。
陈后最后落得废居长门宫,幽怨而死。
家国一梦,于刘彻,他的梦就是国。她能为他做的都做了,现在轮到她来一展心中所愿了。
田蚡?
为什么要加害于她呢?无外乎权势吧,田蚡是外戚,他害怕此消彼长,害怕陛下偏心外向。
看来还是不够了解他自己的亲外甥,你有才华,他就敢用。出身、家世不过是个虚的,他可以不看。
但是田蚡还是想和她争,他以为没有了陈家,刘彻就会大用王太后一族吗?
这个舅舅,还真是天真的有点可笑。
汉武帝,要是也说按资排辈,他就成不了汉武帝。
至于王太后,阿娇叹了口气,忽然觉得从心底冒上来的寒气几乎叫她窒息。她一直以为她对王太后恭敬孝顺,天生又是没有仇的,怎么就处不好呢?
而她到这前不久,还以为这一世的陈后是幸运的,王太后平日里对她多有回护,所以她时常想人心究竟是肉长的,你对人好一分,人就会对你好一分。
她忘了,叫太皇太后都说一句温柔过头的王太后才真是宫斗的好手呢。栗姬本无向朝臣请立皇后之心,刘荣已经是太子,皇后之位还能花落谁家?
王太后使人去朝堂
喜欢九重娇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