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不发一言地看着他。
他的烟在指尖燃烧,并未送到嘴里,像是从灵魂里挖出一个名字。
“我叫……陶一粟。”
第54章 名字 1——前生
谁都无法命名,你的名字就是你,世上的一切迸发成漩涡,注入你体内,连同我幼稚的眼泪,和开始融化的冰河。 ——谷川俊太郎·《名字》
陶一粟是个典型的文人家庭的公子,五岁诵唐诗,七岁能辞章,十岁读古籍,不过这教育方式并不是自小而来。陶一粟出生在海峡对岸,五岁那年才回丽水,第一次见到他的爷爷n_ain_ai。彼时陶一粟还十分认生,穿着很洋气,背带裤和小黑皮鞋,系着红领结,头发梳的平平整整,躲在他爸爸后面打量这个宅子。
叫这地方宅子,因为这确实是陶家祖上传下来的,原先门头上还挂着块匾,上书“陶宅”,后来破四旧被人抢下来砸了,再后来宅子还回来了,因为牌匾挂着影响不好,也就没了。门口的石狮子还在,两个小的,跟小孩儿一般高。门上红漆掉的差不多了,看去就是褐色,门环嵌在两个凶神恶煞的铜质鬼脸里,推开门便是院子。一颗杨梅树首先做迎,一条小路通进屋子,路西侧种些小青菜,东边还搭了个架,种些丝瓜,作为点缀,还有一片小花丛,养着月季和海棠。屋子里也十分简朴,除了电器,都是木制家具,陶一粟在沙发上也不能蹦,只好规矩地坐着。房屋后面有个小屋子,那是他爷爷的工作间,里面放着许多古籍,复刻的都堆在架子上,有几本真迹也随意地摞在一起,从未估过价,大多是传下来的。陶爷爷早年在京工艺美术院学习,并一度留京任教,年岁益长,思乡愈切,携一妻一子归家,并在当地美术学院任职,陶爷爷的夫人是历史博物馆的鉴定专家。陶家老人都是踏实朴素的读书人,偏偏他们儿子不安分。
陶翊箜是个安灼拉式的人物,相信“比英雄更伟大的是自由”,看不上他父母消极的态度,书读多了,新式朋友也交得多,离家出走就跑的远了。虽说远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政治理想,追没追到不好说,身家大事倒是解决顺利,娶妻生子,妻子是在一场游/行中认识的,后来常常遇到,理想一拍即合。按照陶家的族谱,陶一粟不该叫陶一粟,但是陶翊箜从来没喜欢过自己文绉绉的名字,也不喜欢这传下来的规矩。这次带陶一粟回来,也是第一次给父母介绍自己的妻儿。
父子一见面寒暄不了两句话就冷场,紧接着就争论起来。晚饭还没做好,桌边一父一子面前的茶,还徐徐冒着热气,陶爷爷往前靠,手里的折扇没有打开,正拿着柄竖在桌面上指点。陶翊箜最讨厌这个动作,一派老学究的古板气,腐朽之气铺天盖地。陶老爷子也看不上他儿子讲话乱挥胳膊,一有不满就给人眼白,浮躁轻佻,十分不耐的样子。
陶一粟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看着他n_ain_ai拿个小盆剥花生。爸爸和爷爷的争吵声传过来。
“捍卫王权的荣将,只是赢家的权狗。”
“不谈执政的民主就是空中楼阁。”
“你就没抓住重点。”
“你就不懂本质。”
陶一粟扭头皱着眉头听听,就转回脸,托着腮问他n_ain_ai:“他们在争什么啊?”
陶妈妈摸摸他的头:“国家大事。”说完走去客厅。
陶一粟没听懂,眨巴着眼:“很重要吗?”
n_ain_ai抬起眼睛,和蔼地笑,捏捏他的小脸蛋,捏松故作忧愁的眉头:“天下没有什么比国家大事更不重要的事了。”
n_ain_ai的哲学体系陶一粟就更不懂了。
这次他爸妈回来,把他留在爷爷n_ain_ai家,自己因为工作的调动,可能要长期在外面跑,过几年再来接他。陶一粟哭了三场,就接受了这个事实,站在门口拉着n_ain_ai的手,看小汽车开走,心里倒也没多绝望,在他眼里,爷爷n_ain_ai比他父母平易近人多了。
陶一粟自此过上小公子的生活。
爷爷对念书抓得很严,陶一粟玩儿心又大。天热的时候,书房里就一台立地风扇转着头吹风,好在房子这侧被爬山虎遮满,似乎可以与烈日一较。陶一粟穿件背心和裤衩站在书房里练字,听见外面有人踢毽子砸窗户,陶一粟从纸上抬起眼,往外瞟一眼,看见几个小伙伴在外面招手,他再仔细看看爷爷。爷爷躺在竹椅上,慢慢摇晃,嘴里一吸,吸进一口气,一呼,亮出一声哨音。陶一粟踮着脚,凑过去看,果然睡熟了。他就把鞋一脱,拎着跑出去,跑到小路上看见浇花的n_ain_ai,愣在原地。n_ain_ai也看到他,但是装作没看见继续唱着小曲低下头拨弄枝叶,陶一粟满脸笑容,穿着白袜子踏在小石头路上“噔噔噔”跑出门去。
陶一粟上初中以后就更难管了,爷爷家任何交通工具都没有,出入全靠走路。陶一粟磨了半天,终于买了一辆自行车,还遂了他的心意,为了装酷吸引眼球,买了一辆类似山地车的自行车,那时候还挺新潮。但是他那辆,虽然能调速,做得很像,其实不是专业山地车。可是陶一粟也丧失了带小姑娘上下学的特权,因为没后座。
陶一粟和他的小伙伴放学早就去河边扑蜻蜓,一到黄昏桥边就聚着一群蜻蜓,少年少女们举着网兜跑来跑去,去捉蜻蜓。陶一粟抓到一
喜欢春光乍泄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