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惊叹的是,曹操这三年里与鲜卑乌恒等部做战,大小二百零七阵,未尝败绩,杀得那些鲜卑乌恒人人胆寒个个心惊,那些小部落更是见其曹字军旗便望风而走,不敢缨掠其锋,在北汉幽辽等地,曹操更是被汉人称做曹无敌,其名声显赫,更胜李膺!
不过曹操也知道虽然这三年来他无往不破,每战不败,但是他赢的都只是些小角色而已,鲜卑王檀石槐一直深居高柳,不曾大举来犯,让他很是疑惑。于是熹平元年(公元172年)曹操更加变本加厉地向幽凉二州边境上的诸多鲜卑零散部落进攻,以期能够将鲜卑之王,檀石槐,这个堪称是匈奴单于冒顿之后蛮族中最厉害的人物给逼出来。东北对他而言虽然不是日后争霸天下的腹心地带,但也是他所谋划的大势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棋子,这里的安定对他来讲很重要!
不过就在曹操加强对鲜卑各部的进攻时(曹操为人豪爽,在墨名的财力支持下,对于征伐所得他向来不放在眼里,而且对于上报朝廷的军功也不甚在意,是以,北地边军各将无不与他交好,唯其马首是瞻,当然也有不开眼的人,不过在曹操铁碗之下也都早已经化做黄土,试问有谁还敢与他做对!)曹操却被李膺招回了幽州大营。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对着这个自己生平最得意的弟子,李膺皱着眉问道。“知道!”曹操回答得很干脆,很冷静!“知道你还那样做,檀石槐是什么人,是身经百战,将原本散落的鲜卑各部打造得如同一块铁板的不世枭雄!”“他是枭雄,那我曹操的剑便专斩枭雄!”对于老师的责难,曹操第一次反抗道,李膺的战策在他看来实在是消极之至,虽然后世曾有公论汉末对付鲜卑之乱的良策乃蔡邕所提的“守边之术,李牧善其略;保塞之论,严尤申其要。(就是以守为主,固本培元,诱敌而乱,一击而溃的意思)。”不过那是在没有如他一般的人物前提下,如今既然他曹操在这北地,又怎会让那檀石槐如此得意。
“你,你!”看着弟子那倔强的面容,李膺气得都快说不出话了!“师父,那些蛮夷之人,生于风沙,长于马上,生平服膺的惟有实力二字,如果一味防守退缩,只会让他们更加狂妄嚣张!”曹操依旧是冷静地道,“师父想加固边塞,让那些蛮人知难而退,让百姓免于战乱之苦的心思,徒弟明白,但是檀石槐未必会领!”“你怎么知道?”李膺此时已是冷静了下来,他知道曹操向来不会妄言。“此事,弟子也是最近才相通的。”曹操说了起来,“自从师父出任护乌丸校尉后,檀石槐便安分了下来,我本来也以为他是顾忌师父的威名而不敢前来生事,如今想来却是错了!”“哦!你仔细讲来!”“师父上任之时,余威犹在,说那檀石槐一时不敢前来,弟子也信,但若是说三年间毫无动作那便太可疑了,想那檀石槐既是不世出的枭雄,又怎会满足于他现在所得,若弟子所料不差,这三年来他必定是整军经武,整合各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曹操面如沉水,静静说道。
“孟德,你果然是有着成为一带名将的资格啊!”听罢曹操所言,李膺长叹了起来,手中却是拿了几道帛卷扔给了曹操,赫然是朝廷东北各属国的告急文书。稍稍看了一下,曹操便问道,“师父可有对策!”“我欲派兵,却又怕!”李膺踯躅了起来。“师父,援兵是必须要去的,不过数量不宜太多,时间亦不用急!”“哦,你且讲来!”“如今既然知道檀石槐领兵在外,我们自可加大对幽并一带鲜卑各部的扫荡,同时通知各属国朝廷援兵已发,他们必然死力相抗,届时只要将鲜卑人打疼,不愁檀石槐不回!”曹操道。
“孟德,你讲得虽然不错,不过枭雄心性,未必如你所料!”李膺看了一眼曹操,随后又道,“但是你说得却也是目下唯一最好的法子了!就照你说得办吧!”“是,那弟子先告退了!”“孟德,你究竟想做什么呢?”看着弟子那越来越有霸杀之气的身影,李膺长叹了起来,曹操在边关所为,他也知道一二,在那些戍边的士卒中,如今是只知有曹却不知朝廷为何物!他这得意的弟子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越来越铁血,手腕亦是越发地高明,日后他若是作乱!忽然一个荒谬的想法出现在李膺的脑海里,但是他很快就自己否定了,瞒儿不是那种人!想到曹操暗中截留辽东太守夏育参奏自己畏战的折子,李
喜欢重生之我是曹操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