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殿中这几个帝国重要的大臣来说,王静辉的奏章和策论已经不是很陌生了,虽然王静辉远在楚州,但由于英宗赵曙对他的看重,几乎每隔上不到十天,皇帝都会把他们弄到福宁殿来开会。然后根据会议的结果在紫宸殿或是垂拱殿百官议事的时候宣布,这半年多来几乎成为一个惯例了。
这一次王静辉寄送来的策论是关于建立帝国军事参谋部,关于成立参谋部的事情,几个大臣都知道,而且他们心里都清楚王静辉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把成立军事参谋部的事情重提,为的便是几天前御史中丞王陶反对英宗赵曙任命刚刚从西北调回汴都的郭逵出任同签枢密院事,没想到英宗赵曙居然把这件事传到楚州去了,这份重视让所有的大臣,包括韩琦在内都有些眼红。
对于成立军事参谋部,身为枢密院老大的富弼心中对此还是很有戒心,毕竟是分他的权,对此富弼心中还是很郁闷的。不过驸马这份“非正式”奏章的内容也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在其权力划分上更尊重原有枢密院的功能,但更加突出了参谋部的专业性,其成员都必须是在边疆服役过有统兵经验的将领,枢密院的大权还是掌握在文官系统的手中,参谋部最重要的职能便是向皇帝和帝国大臣根据战报和消息提供可以选择的对策。
看过这份奏章后,枢密使富弼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这样的参谋部并没有多大的权利,在他看来更像是个收容所,专门来收容那些边疆立功后立刻被文官打压的那些将领,对此他心中也是觉得有愧那些立功将领,便说道:“老臣窃以为按照驸马的设想来成立帝国军事参谋部是个良策,这样也能够让那些在边疆立功的将领回到汴都后,不至于马放南山,对我大宋很是有助力!”
富弼身为枢密使,是大宋在军事上最有发言权的人,往日都是宰辅韩琦首先说话,但今天讨论设立军事参谋部,这完全是枢密院的下属机构,枢密使对此最有发言权,所以他先开口也是理所当然,而且富弼作为帝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其发言也是最有权威的,直接决定了王静辉这份策论的命运,就算英宗赵曙反对也要费些周折才可以,因为大宋的高级官员都有一脉相承的“怪癣”,搞不好会辞职的,像富弼这样有拥立之功的重臣,如果他要是选择辞职,在政治影响上会令英宗赵曙很难堪的。
英宗赵曙听到富弼的话后,心底也踏实起来,他心中早就在惦记这个参谋部制度了,王静辉几个月前针对郭逵被御史台弹劾的事件而提出的参谋部制度甚合他的心意,参谋总长的职位也是属于枢密副使的级别,这样不算亏待这些在边疆拼死拼活保卫大宋的武将了
第一百零三章准备在线阅读
喜欢宋风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