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她不可遏制的思念自己的母亲,从未思考过“生死”这个终极命题的她,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了。从前她以为这些都是别人家才会发生的事,自己的父母是长命百岁的。只是,人生有太多的“没想到”……
母亲最后走时的那幕景象挥之不去,她每晚一闭眼时就会想起,难过、害怕蜂拥而至,缠绕不息,感觉像是被谁掐住了脖子,透不过气来。无力感挤压在胸口,最后变成抽泣和失声痛哭。萧晓唯一能做的就是抱她入怀,安抚劝慰她,毕竟这种事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接受,旁人再努力理解也绝非当事人本身。
有好几次曾橙橙因为心中惦念,开车的时候听到某首歌或者看到某处景,就陷进无限的回忆中而错过路口,在二环路上绕圈圈,绕进一个陌生地方,绕到找不着回家的路……
这之后,她们也会偶尔发生争执或意见不统一,但两人都想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以超越生死的呢?珍惜眼前才是顺应天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应对人生,我的方式不属于她,她的方式也不属于我,大家都在追寻各自的命中注定,因此,没有什么可争吵的,彼此的尊重和宽容能抵御一切麻木与分歧……
时间最是无情,它不管你的处境,总是不紧不慢,一分一秒的流逝。人人都会说,“别伤心,时间会抚平一切”,倒不如说这是利用人的记忆缺陷。原来我们什么都战胜不了,诸如多舛的命运和顽强的回忆。我们只能用“故意不再想起”来慢慢消解疼痛……
自曾母去世后,萧晓的母亲就时常去她们的两居室,帮忙打扫卫生或是做饭,她打从心眼里已经把曾橙橙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女儿了。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走进,又到了外出踏春的时节,她给两个女儿建议周末去c市附近的x古镇郊游散心。人的身体一直动着、忙着,心就没空四处游弋、胡思乱想。她刚和萧晓父亲离婚,没多久又遇到萧晓的外婆去世,那阵子她就是用这种办法熬过来的。她太了解曾橙橙的心情了。
三人一大早到了x镇,古街道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当地的百姓除了种庄稼就是做些不须太多资本的小营生,卖土特产、特色小吃、牵马匹供游人骑照,还有出售新鲜采摘的花朵做成的一个个漂亮的花环,红红粉粉的甚是好看。小女孩们往往对这个毫无抵抗力,见了几乎都是不买不走的阵仗。
萧晓自然是要买来戴的,她们到了一个老妪的摊位前询问价格,不贵,成年人的五块,萧晓的母亲一边挑花环一边与那婆婆闲聊,得知对方已然84岁高龄了,曾橙橙莫名失神,她拿出100元递给那婆婆,并说不用找了,老婆婆还在愕然,她已拉上萧晓母女俩头也不回的走了……
原来,那老妪正好大曾母24岁,她们是一个属相的,曾橙橙想到如果自己的母亲能活这么长该有多好,同时,她又悔恨自己当年没有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而选择负气离家,没有尽到女儿的孝心。由此,百感交集……
走一路看一路,三人渐觉疲乏,路过一家茶室,古朴的装修和古镇相得益彰,门口屏风上的字画引起了橙子的注意,因为她以前考过茶艺师,所以对于茶道是熟谙于心的。一首七碗茶的典故,出自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就凭老板打出这么风雅的广告,应该是懂得茶中情趣的人,好歹也得进去吃一杯茶,解解乏,发发呆,沉淀自己的心事。现如今喝茶也成了吃快餐,甚至成了打麻将的代名词,哪有几人愿意驻足领略这其中的玄妙。
她们三人看技师慢慢净了手,细细沏了茶,令令斟上一盏,继而酽酽喝上三道,顿觉清爽许多。橙子与老板相谈甚欢,聊了茶具茶叶茶诗,一时兴起,留下联系方式。老板还赠与明前茶给她们品尝,那茶,芽如嫩玉,色如曙光,吹气如兰,沁人心脾,难怪,有人说“一春心事在新茶”……
古镇上有店面的商家卖的些个物件跟丽江古城的如出一辙,显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作祟的缩影,顶多够看看热闹、消遣罢了。三人草草走出街尾,吃过晚饭,返回c市了……
作者有话要说:
☆、形婚
作为c市x行行长,碍于社会传统的压力,萧晓的父亲决定要萧晓形婚。他找到二人约谈,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缘由,只要办一场婚礼就行,别的不用演。橙子当然会尊重父女二人的意见。
要求明确后,她们便开始在朋友间打听、在网上的互助婚姻群里查找。有很多东西,只是没有机会接触,你眼里的世界仅仅是你所了解的世界的样子,然后,你就以为世界是这样的。通过查询,她俩发现互助的除了女同男同,还有跨性别、酷儿(不认同出生性别)、以及无性恋者、还有那些可怜的男性性功能障碍者。但是,共同点就是,大家都必须在主流社会里像只变色龙一样,伪装自己,只在同类中曝露原型,而且,还得小心翼翼。他们当中不乏成功人士,行业中的佼佼者,学霸,甚至政要。因为,他们随时淮备着,在可能出柜的那天证明给自己的亲人,自己不是妖怪,自己生活的很好。
两周后,一个网名“疯一样的男子”符合条件,看过彼此照片后,他们约在星巴克见
喜欢偏爱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