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参回来复命时,已经是晚上了。
“就住在西门街街口胡同里,长长一条巷子,小的又躲又藏的,生怕让她给发现了。”
“一个人?”许砚行执笔在折子上勾了一下。
肖参脑袋瓜子转了转,笑道,“不然还能有几个人,大人,这阿婉姑娘也真是可怜,西门街是什么地方,咱皇城最破落的一条街,那胡同巷子里长年不见阳光,湿气重,走在那道上,小的一个男人都觉得阴森森的,更何况这姑娘家,您说是不是?那巷子里还住着其他人家,只不过小的觉得,那些人长的多为不善,您说这阿婉姑娘怎么就挑了这么个地方?”
许砚行手上顿了一下,脸上神情却没有任何波动,声调平平,“她喜欢就让她呆着,你急也没用。”
肖参忙摇头,他家大人这是误会了,“小的不急,小的哪里敢急,这不是替您――”
“滚。”
肖参立即闭嘴,摸着后脑勺退了出了。
待肖参走了,许砚行这才放下朱笔,走到窗前,外边不知何时起下起了雨,滴滴答答打进了屋子,他恍若未知。
作者有话要说: 肖侍卫噼里啪啦说完一堆后,许大人实际内心:在巷子里住了十几年,出了宫又跑到巷子里住,这么喜欢,那就住个够!!!→_→
第12章新生活
淅沥的雨下了一天一夜,青花巷那条长长的青石路凹凸不平,深深浅浅的水坑将这条路没得水泄不通,湿重的青苔爬在两侧陈旧的墙上,阿婉原本打算伸出去扶一下的手,又赶紧收了回来。
脚下鞋子早已湿透了,这种天气,实在不该出来。
出宫后她被卫府派来的人送到这里,这地方虽然偏僻,但平日里卫家庄子里若是来了人也不会引起注意。屋子不大,屋顶青瓦密密麻麻覆着一层,里屋和小厅堂之间隔了一面墙,她一个人住着,倒也适合。
她提着新鲜的菜进了屋里面,正准备关门,忽然外边响起了一道女人的声音,
“阿婉姐姐回来啦?”
阿婉探头看过去,只见她家对面一个年轻姑娘朝她招了招手,“昨晚下了雨,巷子路不好走吧?”
年轻姑娘叫杜秋锦,不是邺都本地人,一年前变卖了家产,陪他哥哥杜东亭来邺都赶考,不想在今年秋闱中落了榜,于是在这继续住着,为来年继续做准备。
阿婉刚搬来那日她便提了一些小巧糕点上门问候,她年十六,还是活力正盛的小姑娘,一口一个阿婉姐姐叫着。
除了宫里头的绿荷绿兰,阿婉同其他年轻姑娘极少走的近,她性子淡,也说不来什么风趣的话来,说起来,便是同绿荷两个,也从未交过心,于是那日只道了声谢谢,也并未同她多聊什么,不想这姑娘倒是热络,自个拉着她说了许多,没一会功夫便将自己底细抖落个彻底,人家坦荡至极,倒显得她防人太过。
阿婉朝她点头,有些僵硬的搭着话,“这会没雨,下午许是会晴。”
秋锦过了她这边门槛来,笑道,“可不是得晴下来,后天就是年节,我还想去护城河看看烟花呢。”说起这个,她上前挽了阿婉的胳膊,“到时候我们一道去吧,看完回来守岁。”
圣上每年都会在护城河点烟花,供百姓们观赏,这也是邺都皇城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而宫里的人不能出来,阿婉从来不知道那场面该是什么样子,这会秋锦这么一提,她倒是有些动心。
“阿婉姐姐,要不,年夜饭也同我和哥哥一道吃了?你一个人,多不热闹。”秋锦说这话倒是真心的,这一年她和哥哥在邺都相依为命,纵使有两个人,还是觉得有些无力心酸,看着阿婉一个人,她突生同情,再说多一个人该多热闹。
阿婉却摇头,年夜饭是要同家人一道的,她一个外人,怎能去凑上一份,于是借口推辞道,“你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不是一个人,那日我不在这里。”
“那好吧,不过这样一来,你岂不是不能同我们一道去看烟花了?”
阿婉顿了顿,随后又点点头,杜秋锦还想说什么,却让对面一个身材瘦削男人打断了,“秋锦,天黑了,我饿了。”
“行行,我这就回来。”杜秋锦同阿婉话别,便急急回了自己家。
阿婉见她没影了,这才合上了门,外边天色渐暗,她点了青油灯,又给自己做了一份清淡的粥,随便吃吃。
灶台后边能用的木柴不多,不过门口放了一堆木块,她看着那堆东西,抬手握了握斧头,虽然有些重,但估摸着也能劈开一块。
“阿婉姑娘。”又有人过来敲门。
仍旧是个女人的声音,陌生的。
这地方比较偏僻,她也是有防备心的,于是隔着灰木门板问,“你是谁?”
“奴婢是卫府庄子上的,给您送东西来。”
阿婉想起了,离开时卫太妃确实说是派一个姑娘同她作交涉。
打开门,那姑娘背着个包袱进了屋,直接将包袱打开放在桌子上,是一些账本,“这是这两年咱们庄子的账本,现在庄子后头的人是您,所以那边大总管说了,得让您过目过目。”她喘了一口气。
阿婉给她倒了一杯茶,这才伸手在那些账本上摸索了一下,有些出神。
虽然出宫是为了替卫太妃办事,但生意这事她是捣腾不来,也不想管,自从在这里住下,每日柴米油盐,倒也悠闲自在,如今卫太妃这事倒像一块石头压在了她的心头。
喜欢阿婉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