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死了所有的燕子;那个村子,一夜之间墙体崩裂;还有的村子,从地下挖出带血的器皿。
外间议论着,陈王听信谗言,过于宠幸后妃,导致后妃干政,祸乱朝纲。天现异象,陈国要被灭国了。
陈国上下,人心惶惶,民心不稳,人人咒骂陈王和杨昭仪。说杨昭仪就是商纣王的妲己,周幽王的褒姒。
住在边境的百姓,害怕战乱之苦,皆是拖家带口逃亡他国。
列国嘲笑陈王,暗自里,以此为戒。
民间传唱着,讽刺陈王的歌谣:陈王赔了夫人又折兵,死了公主,失民心。
正当陈国内忧外患时,申时乙站了出来,“臣坚信,秀敏公主乃明理之人,不会自杀,更不可能与司马将军有所苟且。”
申时乙说:“天下皆知晋国求娶秀敏公主,晋国完全没有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必是有人为了个人利益,杀了人,说成是公主自尽。”
申时乙表示,他愿意亲自前去晋国,只要他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
他相信,晋王不是庸人,再加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动晋王退兵。
如此境地,陈王死马当活马医,只好同意申时乙出行晋国。
也不知道申时乙和晋王谈了什么,最后,晋国真的查出真凶,是使者大胆妄为,秘密杀害公主,查清案情后,晋国当真退了兵。
并且和申时乙协定,两国互市,二十年内不能发生战争。
二十年的太平,足够陈国崛起,安居乐业了。
申时乙此行立下大功,归国后,即刻被封为御史大夫。
听到这里,原来民间传言,说申时乙是因为进献美人,才封的御史大夫一事,也只是传说而已了。
宇文博以为此事该告一段落时,申时乙暗中对和亲的事,大做文章,民间又传开了。
说御史大夫临危受命,处事进退有度,有大将之材,君子风范。
反观陈王宇文博,都在说他昏庸无能,被女人蒙蔽了双眼,不纳忠言,致陈国百姓于水火,陷入被动,实乃不堪国之重任的君主。
此事愈演愈烈,这以后,陈国只知御史大夫,不知陈王。申时乙竟然也默认此事。
宇文博忍无可忍,想要处决申时乙时,皇权旁落,为时已晚。
申时乙已经做大,并且利用游说晋王之事,夺得陈国途经晋国的,沿线几大州所有的兵权。
午夜时分,更阑人静时,宇文博终于理清条理,追悔莫及。这通通都只是申时乙的局,和晋国连谋的局。
他们都被利用了,包括杨静娴,包括秀敏,包括王大人,更包括他这个陈王本人。
宇文博在杨静娴处,借酒消愁,喝的烂醉如泥。
醉后,他才敢放声痛哭,痛恨自己的大意,养虎为患,“寡人当年从陵县回来时,就不该犹豫不决,应该果断杀之。”
他恨啊,陈国经过这番风起云涌的变化后,大局已定,陈国将不再是他宇文氏的陈国,要改姓申了。
杨静娴也恍然大悟,她被申时乙利用了,亏的她还念着他的好,以为自己报了恩。
她突然记起来,曾经申时乙说过,当君王被百姓随意诟病时,就是政局动荡,离改朝换代不远的时候。
他们真傻啊,信了申时乙的衷心。
没过几天,申时乙私自废了杨昭仪,偷偷将其打入冷宫。
又以宇文博陈王的名义,斥责太子不忠不孝,将其软禁王宫。
这些,都是宇文博费劲千辛万苦,才得知的消息。
深夜,他一座一座宫殿的寻找,也花了多月,才在地处偏僻的冷宫,找到杨静娴。
然而,却一直没有寻到太子的踪影,甚至不知道太子是否还安好。
申时乙名义上,一人之下,实际,万人之上,全权掌控着朝堂。
他除了没有那张龙椅之外,得到了所有。
奇怪的是,申时乙并没有立时三刻夺取王位,而是耍着陈王玩一样,任由宇文博当一个傀儡王,像一个摆设一样,每天坐在王位上,让申派嘲笑。
申时乙像是在告诉天下人,王位之于他,想得就能得。
这个天下,从来都是,只有他不想要的,还没有他要不到的。
申时乙将陈王玩弄于股掌之上,这一转眼,都快过去二十年了。
陈王讲完故事,眼角还挂着泪水。
这二十年里,他跑遍整个王宫,都没有寻到太子踪迹,也不知道太子是活着,还是已经为申时乙杀害。
难道他宇文一族,真的就要毁于他手吗!
宛和听着陈王的故事,听的哈欠连连,原来这些全都是历史问题啊。
她想她明白了,为什么申时乙,没有在二十年前称王了。
不就是想要等,陈晋约定之期一到,把战乱的缘由推到他宇文博身上,让陈王彻底的身败名裂,然后他趁乱称王么。
所谓御史大夫进献美人,最终,美人却变成了陈王的知己。
可这也不对啊,陈王那么迷离的眼神,望着香炉出神的模样,分明是对杨静娴情难自已,可杨静娴早就被关入冷宫啊。
宛和还在疑惑,陈王就道出了缘由,“静娴被关入冷宫后,我时常偷偷去看她。我们是这个宫里,同病相怜的两人,也因此日久生情。”
“寡人无能啊,寡人枉为一国之王啊!”即护不住自己的儿子,又救不出自己心爱的女子,还只能眼看着申时乙做大野心
喜欢仙生漫漫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