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谢承宸手中当然也有,元朔帝当初能够脱颖而出,之后闹出那么大动静,也还能安然活到旧伤复发,当然不可能只是因为他的手段以及他曾经获取的战功,手里头的军权。 哪怕是臣子的忠诚,跟大环境的潮流相比,也是不足以抗衡的。
这些人的本事虽然不如《朝闻速报》,但因着几次三番,谢承宸都从他们不知道的渠道,得到了比他们更快更准确的消息,让这些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比起对整个情报系统只是猜测,无论如何都是一团迷雾的朝臣们,真正处于系统内的人,对此的感触也要更深刻——居然隐秘到连他们也不知道!这就太可怕了。
但也正因此,这些人的效率比起元朔帝在时,还要更高了些,想想那可能无处不在的监视自己的眼睛,这些人做小动作的可能性又降低了不少。
对这些弯弯绕绕并没有什么感觉的谢承宸,只是在收到报告时感慨了一句,这回效率不错,就展开手中的密信往下看了。
这情报部门的人,情商确实不错,谢承宸想要推广的几个图表,并不受老旧派朝臣的欢迎,好好一份奏折,被涂得又是画又是字的,不合规范,也不大好看。如今也就只有户部极力赞成,十分主动的学习使用,除此之外,就是写这密信的人了。他还独树一帜的在图表中填上了不同颜色——让对比更加明显,谢承宸对此很是赞赏。
根据这表格,谢承宸能够很明显的看出这些人在无数的消息中归纳出来的线索,这些人互相交叉的朋友圈子,共同的好友,经常上门拜访互动的友人。写信的人巧妙的将自己的结论写在了后一页上,为的就是能让谢承宸不受干扰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再与他的一一验证,避免误导谢承宸的判断。
谢承宸得出的结论,果然与他的差不多,只有一两点不同,谢承宸通过《朝闻速报》了解到的八卦印证,可以给出这两人来往的真正缘由——反正不是密谋对谢承宸不利就是了。
只是看着看着,谢承宸目光一凝,他在这里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再看看后头的官职籍贯,确信就是他想的那一个之后,谢承宸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想过,作为六部之首的重臣,深受元朔帝与谢承宸两人看重的户部尚书袁尚泉,居然会跟这样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想必写这个报告的人自己也没想到这一点,他只是将那两个给袁尚泉送礼,又被袁尚泉写信痛骂一番,礼物送回的倒霉蛋,当做这个隐秘势力里的平凡一员,只觉得这些都是巧合罢了。
但谢承宸却与他想的不同,排除掉密探认为在这个互相交通的网络里十分重要的三个节点之后,这两个给袁尚泉送礼的倒霉蛋,在整个网络里的地位,就骤然变得关键起来。而能成为关键一员的秘密组织一份子,怎么可能会愚蠢到连袁尚泉的名声都不打听,就往他府上送礼?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但袁尚泉自己还病着,谢承宸还派孙太医去看过,确认他当初的症状为真,而且受创的地方还十分尴尬——如果连孙太医都不可信,谢承宸只怕早就没命了,哪里还能等得到今天。
再看看密探们写出来的具体情报,这两人上门时,确实是没能见到袁尚泉的,他还病着。但袁府上还有另一个可以用主人的身份待客的人,就是袁尚泉暂居京城的兄长袁尚清,他掌管着袁府上上下下,虽然还是坚持着袁尚泉立下的规矩,但手段却柔和了许多,密信里点出的这两人都被他邀请上门吃过饭——跟其他四五个倒霉蛋一起,因为一视同仁,看起来就没那么显眼了。
原本看起来并不惹人注意,只可惜谢承宸了解得更多,排除掉其它不可能的选项,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选择,才可能是真正的答案。
只是……其他人好处理,大部分低阶官员,想要调动降职,其实都还比较容易,而袁尚泉毕竟是户部尚书,六部主官,之前也深得元朔帝信任,为税制改革立下了汗马功劳。谢承宸很难把怀疑的视线放到他身上。
而且用流言这种方式来中伤夏亦真,不是谢承宸把袁尚泉想得太高明,只是这种手段除了暴露自己的势力以外,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还不如指示手下的小官,给夏亦真他们的补给武器什么的动动手脚,在职责范围内恶心人的方式那么多,何必选择这样不痛不痒的一种呢?
谢承宸列出了三个问题,在这件事例,袁尚清显然是不清白的了,袁尚泉的立场却不是不可以商榷的,他是站在袁尚清他们一边的吗?如果不是,他知不知道袁尚清的所作所为?袁尚清的举动是不是他默认的?
当你开始怀疑一个人的时候,很多细节在你眼中,就会显得十分可疑。比如说袁尚泉不收礼的名声,在整个京城都十分有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一直偷摸着给他送礼?他们就那么坚信自己是特别,会被袁尚泉另眼相待的?被痛骂一顿又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袁尚泉也不是什么书法名家,需要用这种方式来骗取他的“墨宝”。
这样的人还不少,每年都有那么几个会成为京城里的笑话。但是现在,谢承宸却忍不住怀疑,这些人的举动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毕竟从十几年前,就再也没有人会把袁尚泉写给他的骂人信拿出来给大家一起看了,几乎没有人关心在意这信里写了些什么,袁尚泉可以光明正大的写,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交给旁人,却并不会有
喜欢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朝间速报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