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得李大学士推广,不然这书可不像通俗小说那么容易流传。”
方大牛带着周主簿给方运的手令和《三字经》,赶着马车到达文院,被小吏引到周主簿房外。
进了门,方大牛道:“小人见过周大人,奉我家少爷方运之命,送来简信和一本《三字经》,请大人过目。”
“《三字经》?”周主簿虽然不知那是什么,却面色一喜,立刻快步走过来,抢过那叠纸,定睛一看,冷哼一声。
“这是谁抄写的?”
“是少爷让小人抄写的。”
周主簿又翻看简信,发现也不是方运的笔迹,被气笑了。
“你下去吧,我会审阅这部书。”
“小的告退。”
等方大牛走了,周主簿仔细阅读《三字经》。
方运所编的《三字经》不过一千五百余字,周主簿很快看完。
“简直是怪物!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就想不到!三字一句,对韵简易,偏偏却道尽最简单的圣道,历史人物天文地理无一不包,不深奥,却恰恰最适合启蒙,和《西厢记》《枕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虽说未必能在一国推广,但在一府乃至一州之地推广却不难。”
周主簿有认真看了一遍,心想:“终究是启蒙读物,能否流传或未可知,登《圣道》则机会渺茫。各国文人编了许多启蒙读物,能登上《圣道》的只有《千字文》和《百家姓》,据说还是半圣钦点才能刊载。”
周主簿又拿过方运的简信,心里想:“话里有话啊。找德高望重?我还差得远。还要沐浴圣道?他倒懂规矩,我的资格还不够,那只能让院君大人注释。哼,抢了我的《枕中记》手稿,那这种费力的事就交给你了。”
周主簿带着手稿来到院君堂,也不敲门,推门而入,黑着一张长脸,用一种快要死的腔调说:“院君大人,双甲圣前童生方运自编了一部蒙学读物,名为《三字经》,想请德高望重之人传播圣道光辉。我左思右想,别人难当此大任,所以请院君大人一一注解,印发后供方氏族学的蒙童学习。”
“放这里吧。”
说话的是一个身穿黑袍的中年人,看似三十出头,实则已经年近五十。他的眉毛又黑又密,如同两把剑悬于眼上,哪怕面无表情也杀气腾腾。
这位是江州州文院院君、李文鹰大学士,景国太后曾称他为“剑眉公”,这个名号极为贴切,后来就流传开。
“哼!”周主簿冷哼一声,把手稿放下,一拱手,转身离去。
李文鹰脸上闪过一抹微笑,伸手拿过稿纸,仔细一看,发现这字既不是方运的也不是周主簿的,脸上的微笑消失。
“人心不古。”李文鹰心里想着,仔细阅读《三字经》。
只看一遍,李文鹰就把一千五百余字记住,然后闭上眼,静静思考。
片刻之后,李文鹰再一次露出笑容,心想:“这个方运果真非凡,连周主簿都没看出来他的真正用意。也罢,让我作注,扬我文名,那我就帮你推广这《三字经》,传遍天下难,传遍景国不难。更何况,这书虽然对考童生无用,但的确是不错的启蒙读物。至于能不能上《圣道》,我也拿不准,就和《枕中记》一并推荐上去。”
“可惜啊,不是方运亲笔。他写的《枕中记》的字非常有韵味,值得借鉴,或许可以让我的书法更上一层楼。”
李文鹰刚把手稿放下,门外响起邱学正的声音:“下官有事禀报。”
“进来吧。”李文鹰说完,看向门口。
邱学正面带微笑,双手捧着一叠稿纸,道:“院君大人,您首重教化,让我江州学风曰浓。卑职刚得到一篇至少是出县的蒙学读物,名为《三字经》,乃是府城一位秀才所作,虽然文采有限,但却最适合教授蒙童。”
李文鹰两条剑眉微微一动,随后恢复平静,道:“拿来我看看。”
“是。”邱学正弯着腰,双手把稿纸呈上。
李文鹰翻了几页,和之前收到的《三字经》一模一样。
“好!很不错,我想见见此文作者,能否把他带来?”
邱学正满面欣喜,道:“他就在文院,我这就把他叫来。”
“快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一位才子。”
“是。”
不多时,邱学正带着路膺年走过来,路膺年进门后立刻弯腰长揖,口中道:“学生路膺年,见过院君大人。”
李文鹰微微一笑,问:“这《三字经》可是你所作?”
路膺年道:“的确是学生所作。不过在作这《三字经》的过程中,我也曾跟族学的各位老师交流,数易其稿才完成,方氏族学所有老师也有一部分功劳。”
“方氏族学?我听说方大眼请了方双甲去族学教书,可有此事?”
路膺年的心跳猛地加快,眼中闪过一抹惊疑,随后道:“方案首也在族学。”
双方虽然相距两丈,可在李文鹰耳中,路膺年的心跳响如擂鼓。
“既然《三字经》是你所作,那就没问题了。就
喜欢儒道至圣请大家收藏:(m.book88.cc),大书包网更新速度最快。